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16-01-26
加强领导,创新举措
最大限度把农民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
开发区总工会
(2015年11月27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急剧增多的失地农民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企业,成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目前,全区农民工人数已达到近2万人。区总工会从服务发展地方经济和加快推进非农化进程的大局着眼,把服务农民工作为工作的重点,着力在吸引农民工入会、引导农民工就业创业、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农民工工作水平。
一、加强领导,把农民工入会与服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性。农民工在为社会提供廉价劳动力并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生产生活环境差、就业待遇差、社会保障缺失、教育培训滞后、子女就学困难、权益屡受侵犯等许多不公正待遇。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我们坚持把吸收农民工入会,加强农民工队伍的组织化,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切实利益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想方设法着力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农民工队伍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切实加强农民工工作的领导。开发区专门成立了由区总工会、农村工作局、社会发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相关工作,5部门还建立了联合资源互通网络,定期召开形势分析、情况通报会,实时掌握全区农民工的各种情况,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三)积极探索农民工工作路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在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指导、举办职工运动会等各种活动方面,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纳入进来。先后举办了6届职工运动会、3届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联合就业局组织了15场专场招聘会,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2940个。
二、创新举措,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一)依托重点区域优势,吸引农民工入会,发挥农民工入会主渠道作用。根据区内农民工多集中在城乡结合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特点,积极组建了燕大科技园园区工会、出口加工区区域工会、汽车维修行业工会等区域、行业性工会,有效拓展了农民工的入会渠道。
(二)依托先进典型选树,吸引农民工入会,为农民工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积极抓好先进典型培养,努力为农民工搭建展示风采的有力平台。坚持每年评选表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开发区劳动奖章、金牌工人、能工巧匠、工人先锋号等各类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农民工入会。
(三)依托工会家庭的温暖,吸引农民工入会,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充分发挥工会“娘家人”作用,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当子女入学遇到困难时,积极出面协调,帮助联系学校、减免学费;遭遇重大疾病时,在新农合和医保报销外再次给予大病医疗救助;家庭遇到困难时,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等, 以实际行动把大家的关怀、组织的温暖送到农民工家庭,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三、倾心服务,抓好农民工依法维权和素质提升
(一)强力发挥工会职能,保障农民工各项权益合法履行。重点指导企业建立规范的职代会、企务公开等机制,切实保障了农民工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联合区安监局定期开展全区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安全生产教育、职业病防治普查、“安康杯”知识竞赛等活动,印制《安全知识手册》分发到职工手中,强化了安全防范意识,有效保障了农民工的生命健康权益;引导企业进一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协商内容,严控协议履行,保障农民工的工资福利与普通职工同等对待。与此同时,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作为切入点,与区人社局联合建立了快受理、快立案、快调查、快结案的“四快”服务模式,以及第一时间接待、第一时间登记、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讨论分析、第一时间拿出方案的“五个第一”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民工维权的效率。对所有建筑工程严格执行劳务实名制和农民工工资预储金制度,从源头上预防欠薪问题的发生。截止去年底,累计检查了问题企业30余家,建筑工地10个,涉及农民工2000余名,追讨被拖欠工资1172.48万元。
(二)建立农民工培训制度,提升农民工技术素质,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联合农工局、财政局、社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区87个行政村的有效劳动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鼓励指导农民工就业创业。采取训赛结合的方式,多次开展“开发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涉及工种十余个,涵盖工人近万名。有效提高了农民工的专业素质,提高了他们就业创业的能力。
(三)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职工书屋、职工活动中心、心理健康咨询室等,给予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成立职工艺术团,广泛开展了文化“四进”活动,送文艺下企业、进农村、到一线,组织开展了文化艺术节、“感恩教育”文化大集等各类文化活动,仅去年就下基层演出了50余场,使农民工在工作之余很好的享受了文化精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