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16-01-26
创新载体拓展领域 “三手”推动区域文化建设
开发区总工会
(2015年11月27日)
近年来,秦皇岛开发区工会从丰富基层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干部职工文化生活需求出发,在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升区域文化生活品位、促进开发区和谐发展上超前思维,创新发展,积极作为,用“三手”举措助推区域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
一、以文体协会为“抓手”,推动区域文化规范有序
随着开发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工会积极响应开发区“文化兴区”的战略要求,为把全区的文化和体育活动纳入有序、规范管理之中,全面提高我区的文化艺术水平和体育道德风范,区工会积极拓展文化体育服务领域,筹建了职工书画协会、职工摄影协会、职工写作协会、职工羽毛球协会、职工乒乓球协会等12个职工文体协会,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出了每两年一届艺术节和两年一届运动会交替举办的模式,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目前,依托协会已成功举办了开发区第六届文化艺术节、第七届“创业杯”职工运动会、第十一届职工足球赛、河北省开发区第十届“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杯”乒乓球邀请赛、“圆梦开发区”书画摄影邀请展等活动。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逐步把文化艺术节和“创业杯”运动会打造成我区文化建设领域里的过硬品牌。
二、以职工艺术团为“强手”,推动区域文化队伍壮大
为进一步丰富全区文化生活,在工委、管委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开发区职工艺术团,填补了我区区级文艺团体的空白,标志着我区文化建设崭新时代的开始。区工会按照“业余队伍、专业水平”的建团方针,积极打造开发区的“乌兰牧骑”,使艺术团成为具有开发区特色的“职工流动舞台”。依托开发区职工服务中心,艺术团在硬件上,设立了合唱厅、舞蹈厅、创作室、资料室等,购置了高性能的音响、舞台等专业器材;在软件上,积极选拔引进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挖掘艺术骨干,培养出了“文化轻骑兵”演出小分队,平均每年下基层演出20余场;在管理模式上,艺术团实行“零门坎”入团制,敞开大门,广招团员,免费开设书法、声乐、舞蹈、古筝、太极拳等9大培训班,已为基层单位免费培养各类文艺骨干1000余名,普及、壮大了开发区的文艺人才队伍。2014年,开发区职工服务中心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目前,职工艺术团正在为丰富全区文化生活内涵、提升全区文化生活层次、营造区域和谐发展环境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以群众舞台为“推手”,推动区域文化健康繁盛
近年来,区工会始终本着“用文化凝聚人心、用文化营造氛围、用文化鼓舞斗志、用文化激发干劲”的目的,不断加强基层文化活动阵地与区域文化活动阵地的“双阵地”建设。
首先,在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中,加强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和职工活动室的建设,为职工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具备条件的企业指导建立了职工文化活动站点,指导企业广泛开展了“一行一品、一企一品”职工文化品牌创建活动,辐射、带动周边企业共同开展文化活动,有效推动了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在区域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中,广泛开展了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的“四进”活动,积极送文艺下企业、下基层、到一线,先后举办、参与了《寄情这片热土》大型文艺晚会、《美德的力量》开发区道德模范颁奖大型文艺演出、《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开发区“感恩教育”进企业进农村“文化大集”文艺演出、“中国梦·劳动美”河北省职工文艺汇演、开发区彩色周末文艺演出、秦皇岛市各县区文艺调演、开发区感恩教育年系列演出活动、“让读书成为习惯”——世界读书日活动、“逐梦之路”——开发区群众文艺汇演暨感恩之星颁奖仪式、中宣部召开的河北秦皇岛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理想·信念·力量”主题演出等100余场大型活动,累计演出作品300余件(其中原创作品近80件)、演职人员达到1万余人次、现场观众达到8万余人次。活动巩固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为开发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开发区工会的“三手”举措已经在全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功构建了丰富全区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区域文化建设水平、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坚实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落实河北省工会“十二大”提出的“抓大事、抓善事、抓要事、抓有影响的事”的具体要求,以严谨的态度、严实的作风、严格的标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打造工会工作新亮点,积极树立“有为”工会的新形象,团结动员和引领广大职工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