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0-09-01
1.什么叫低温作业?如何分级?
按照国家低温作业分级(GB/T14440)的规定,工作环境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即属于低温作业。例如各类冷冻冷藏作业、寒冷季节野外(户外)作业等属于全身性受冷的作业。低温作业享受劳动保护待遇。
低温作业分级依据工作地点的温度和低温作业时间率,将低温作业分为一、二、三、四级,级别越高表示冷强度越大。低温作业时间率是指1个劳动日在低温环境中净劳动时间占工作日总时间的百分率。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得从事低温作业,月经期间不得从事第二级以上低温作业。
2.什么叫冷水作业?如何分级?
国家冷水作业分级(GB/T14439)规定,操作人员接触冷水(属于身体如手脚等局部受冷作业)温度等于或小于12℃的作业,称为冷水作业。
冷水作业分级按操作人员实际接触冷水温度和冷水作业时间率将冷水作业分为四级,级别越高冷强度越大。冷水作业时间率是指在工作日内操作人员实际接触冷水作业的时间占工作日总时间的百分率。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得从事冷水作业,月经期间不得从事第二级以上冷水作业。
3.什么叫高温作业?如何分级?
国家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规定,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WBGT也称“湿黑球温度”,它涵盖了温度、湿度、辐射热、风速等多种气象因素,这是目前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公认的衡量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指标之一。
按一个工作日实际接触高温作业时间4小时,WBGT指数分别为25℃-28℃、29℃-32℃、33℃-36℃、37℃-40℃,依次将高温作业分为一、二、三、四级,级别越高表示作业环境的热强度越大。
高温作业容易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发生中暑反应,严重时会引起心血管、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中暑反应会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或导致流产、早产。怀孕女职工禁忌从事高温作业分级三级以上的作业。
4.经期女职工享受哪些劳动保护?
《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经期女职工下列劳动保护:
(一)不安排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二)从事连续四个小时以上站立劳动的,经本人申请,为其安排适当的工间休息;
(三)经医疗机构证明患有重度痛经不能正常工作的,给予一至两天的休息。
用人单位为在岗女职工每人每月发放三十元卫生费或者相应的卫生用品。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物价上涨和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相应调整发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