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不仅是一位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在国际交往中挥洒自如的外交家。1954年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又兼任外交部部长,长期协助周恩来主持新中国外交工作,坚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1961年瑞士日内瓦会议期间,他率领中国代表团运筹帷幄,取得了外交斗争的重大胜利,既充分展现了鲜明的人格魅力,又展露了卓越的外交才能,同时还为中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
“外事工作无小事”
1961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多边会议,主旨是商谈老挝独立和中立问题。实际上,早在1954年4月,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各国就曾在日内瓦召开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与会各方最终签署了印度支那停战协定,其中就有涉及老挝独立的条款。当时,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但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刚刚结束,美国政府就插手干涉印度支那事务,竭力破坏印支停战协定在南越、老挝的实施。他们策动老挝文翁-诺萨万集团武力推翻老挝王国联合政府,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老挝人民强烈反对美国的干涉和侵略。以富马亲王为代表的老挝中间力量和苏发努冯亲王领导的老挝爱国阵线党联合老挝王国联合政府中的爱国力量,反击文翁-诺萨万集团的进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及其代理人文翁-诺萨万集团被迫同意召开第二次日内瓦会议,商讨如何尽快实现老挝主权独立的问题。
根据会前有关各国的协商,最终确定来自14个国家的17个代表团参加1961年日内瓦会议。其中,越南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南越两方分别组成代表团参加;老挝则由左、中、右三方面力量各自组成代表团参加。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
陈毅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洞察到这场外交斗争的复杂性。临出发前,他一直和代表团的工作人员认真研究当时的印支局势,商讨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方代表团的斗争策略和工作方案。这些准备工作为代表团抵达日内瓦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在老挝国内,以富马亲王为代表的中间力量同以苏发努冯亲王为代表的左派力量联合起来,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对文翁-诺萨万的右派集团占有优势。这对召开日内瓦会议是有利的。但美国及其支持的文翁-诺萨万集团一定不会甘心失败,必然千方百计地阻挠日内瓦会议顺利达成协议。因此,会议期间的斗争必定是激烈的。但是也要看到,美国的捣乱、破坏,是不得人心的,即使是它的盟友英、法两国也不会完全跟着它的指挥棒走。国际监察委员会3个成员国中,印度基本上保持中立,加拿大同英国立场相似,波兰是坚定支持老挝独立的。缅甸和柬埔寨也是赞成老挝独立的。至于苏联,虽然中苏之间存在重大原则性分歧,但1960年81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不久,还是有希望在《莫斯科声明》基础上保持一致行动的。
毛泽东、周恩来一再指示陈毅和中国代表团:要坚持斗争原则的坚定性和斗争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最大限度争取达成协议。他们为代表团确定的这一工作方针,对陈毅和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1961年4月,在日内瓦会议正式召开前,周恩来和毛泽东先后会见了访华的富马亲王和苏发努冯亲王,公开表示支持他们提出的关于老挝和平、独立、中立的主张,并且约定双方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紧密合作,共同进退。
1961年5月10日,陈毅率领中国代表团抵达日内瓦。一到驻地,他就反复向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强调:“外事工作无小事。”这不仅仅是个人得失问题,而且常常关乎着国家的利益和声誉。外事工作者对待工作必须严肃认真,慎之又慎。遇事必须第一时间弄清状况,全面分析研判,及时请示报告,切不可掉以轻心,自作主张。
陈毅认真听取工作人员汇报情况,常常召集大家一起研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反复思量应对策略,权衡利害得失。他把代表团给党中央发电报的时间都安排在日内瓦时间的上午,这样请示报告就可在北京时间午夜前后到达习惯夜间工作的毛泽东手里。在日内瓦时间第二天中午之前,代表团就能收到来自北京的复电。
在中央授权范围内,陈毅勇于负责,当机立断,但事后仍及时将处理结果电告中央。他坚持以身作则,给代表团的其他成员树立了严守纪律的榜样。与此同时,陈毅鼓励大家在授权范围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多动脑筋,多出主意,而不要缩手缩脚,以致贻误斗争时机。在陈毅领导下,代表团的成员既严守纪律,又生动活泼,在贯彻执行中央指示时能够随机应变,工作虽然紧张、辛苦,但心情是十分舒畅、愉快的。
日内瓦会议的整个进程,充满着波澜起伏的斗争。会议的每一个进展,都是冲破美国设置的重重障碍而取得的。会议原定5月12日正式开始,各方代表团在此之前已陆续抵达,唯独文翁-诺萨万集团的代表团迟迟不到。他们姗姗来迟后,又拒绝同老挝爱国阵线党代表团一起出席会议。美国代表团以此为借口,反对会议按期召开。
面对这种情况,陈毅同代表团的成员紧急商量应对方案,最后决定以代表团发言人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揭露美国的阴谋,给美国代表团来一个下马威。当时会议筹备方准备的供各个代表团召开记者会使用的新闻中心还未投入使用,陈毅遂决定就在中国驻日内瓦总领事馆召开记者会,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代表团恶意阻挠会议如期举行。
中国代表团义正词严的声明,立刻传遍了日内瓦外交界,美国代表团分外狼狈和被动。在中国代表团记者会后不到1小时,美方代表团团长腊斯克就匆忙召集了一小批美国记者,竭力否认中方的指责。与会的各国记者普遍认为,中国代表团先发制人的做法掌握了外交主动权。
来源:《党史博览》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