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会社会工作岗位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4-05-09

秦皇岛市总工会 陈勇珲 赵晓杰 李佳悦


      为贯彻《河北省工会社会工作岗位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市总组织部对全市108个工会社会工作岗位管理情况开展了细致深入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秦皇岛市共开发工会社会工作岗位108个,其中初级岗89个(占比82.41%),三级岗18个(占比16.67%),二级岗1个(占比0.93%)。具体岗位分布为:秦皇岛市总及直属行业工会17个,昌黎县21个,卢龙县6个,青龙县18个,海港区7个,抚宁区10个,山海关区10个,北戴河区8个,市开发区9个,北戴河新区2个。

按照省总管理办法要求,通过招标形式确定第三方,承接工会社会工作岗位服务工作,其中78名为2019年度招录社工,合同期限为3年,合同期限为2022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6日;16名社工为2021年招录,合同期限为2021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14名社工为2022年招录,合同期限为2022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

截止到2023年6月份,全市工会社会工作者,全部在45岁以下,以35岁及以下人员居多,女性工作者居多,是男性工作者数量的两倍。43名为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身份,6名为共青团员身份,1名为农工民主党身份。

图片14.png


图1 秦皇岛市工会社会工作者学历分布


     此外,秦皇岛市工会社会工作者具备工作所需的能力素质和文化素养,全部人员获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获得本科学历的人数是大专学历的2倍,仅1人为研究生学历。
     工会社会工作岗位根据级别不同设置不同资格证书条件,初级岗须符合社会工作等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报考条件但未取得证书人员或社工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三级岗须通过国家相关考试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目前,秦皇岛市工会社会工作人才资源中,38人已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5人已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


图片15.png

图2 秦皇岛市工会社会工作群体社会工作职业水平等级分布


      二、社工岗位管理工作主要做法
    (一)明确尺度,切实发挥工会社会工作岗位积极作用
市总工会通过建立正激励工作机制,激发广大社工内生动力,帮助他们全面成长,为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贡献“社工”力量。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会社会工作岗位管理,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秦皇岛市总工会总结经验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正式出台了《秦皇岛市工会社会工作岗位服务质量评价和岗位晋升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其中“一述三评一量化”评价(“一述”:即全体社工以视频形式,对一年来的履职情况进行述职。“三评”即由市总召集各县区分管组织和社工工作的副主席组成评审组,采取现场抽签确定评委分组、现场抽签确定视频播放顺序、两组评委交叉互评方式,对社工述职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岗位所在单位对岗位服务质量提出评价意见;市总各部门根据岗位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一量化”即填报《年度工作量化表》及相关佐证材料。)、评价结果“四挂钩”(年度评价结果与岗位薪酬总额、年度奖金发放、岗位等级晋升、择优推荐等事项挂钩。)、“奖优罚劣”(对于年度评价结果,进行全市排名,核减后数三名岗位所在县区优秀名额,奖励给岗位服务质量优秀的县区。)等原则颇具开创性。
      岗位工作具有突出贡献,获得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工会通报表扬或荣誉的列为加分项,按照不同级别赋予相应加分。评价结果运用采取奖优罚劣原则,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岗位服务表现优秀、具备相应条件的工会社会工作者,还可择优推荐为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等工会专职副主席候选人。
      此外,自2019年第一批工会社工上岗以来,秦皇岛市总严格按照省总要求,认真做好工会社工岗位管理、评价工作,组织全市社工严格对照《河北省工会社会工作岗位管理办法》开展自查,建立自查档案,规范社工规范工会社会工作者履职纪律,强化工会社会工作者工作能力,社工队伍发挥的有效作用日益凸显。
     (二)提升温度,持续提质工会社会工作岗位工作效力
      为进一步增强社工队伍凝聚力,营造“岗位评价有尺度、社会工作有温度”的社工管理工作格局,市总工会专门印发《关于组建秦皇岛市工会社工志愿服务队的通知》,明确社工志愿服务对组建形式和管理办法,提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目标任务的具体要求,让社工志愿服务活动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依通知要求,以“工会在你身边”为主题,组建秦皇岛市工会社工志愿服务队,广泛发动工会社工群体参与到全市职工志愿服务队伍中来,进一步提升工会服务职工水平,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截止目前,工会社会工作者群体已开展政策和理论宣讲8场;全员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98.14万元;组织心理健康线下专题活动2次,84名职工参与现场互动;到3家企业和2个建筑工地进行普法宣传,发放法律口袋书130余册;落实“擦亮文明城市品牌·全市职工在行动”、“周末卫生日”等环境卫生清洁128次,种植树苗200余株……全市社工志愿者累计完成志愿服务活动9280小时,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工会故事,展示新时代工会力量和社工风采。
    (三)激发活度,充分挖掘工会社会工作岗位内在潜力
     秦皇岛市总工会注重工会社工者岗位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工会社会工作岗位作用,提升社工岗位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为社工提供岗位培训。2021-2023年间分别举办网上工会工作暨社工履职能力相关培训、社工岗位入职培训等,内容涉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会论述、二十大精神、雄安新区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基层组织工作、网上工会工作、公文和新闻写作、职工频道视频拍摄等内容,对《河北省工会社会工作岗位管理办法》和《秦皇岛市工会社会工作岗位服务质量评价和岗位晋升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规定的社工岗位职责、岗位服务质量评价等进行了详细解读。
     全体社工围绕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企业为中心,发动和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和女职工素质达标竞赛等活动,协助企业抓好职工的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组织开展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富有特色成效的文娱体育活动。2022年1月10日,秦皇岛市总工会联合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开办全国首家电视职工频道,由工会社会工作者担任主持、编导、剪辑工作,发挥职工服务中心宣传教育的功能定位和职工思想引领的阵地作用。全市工会社会工作者高度融合工会工作,在提升助企发展、服务职工中发挥作用,保障工会工作有序开展。
      三、存在问题
    (一)工会社会化工作者呈现年轻化、初任化趋向,工会相关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大部分工会社会化工作者仅仅在考试前学习过工会知识,缺少相关工作经验。
    (二)工会社会化工作者联系职工不够紧密。大多从事办公室业务工作,对职工了解不充分,服务职工的针对性有待加强,尤其是市级工会社会化工作岗位,以秦皇岛为例,除职工频道岗位外,外出接触职工、联系基层工会机会少之又少,对基层工会实际情况掌握不全,不利于工作的对接及开展。
    (三)岗位职责普遍单一,不利于提升综合素质。例如,组建指导岗长期从事工会组建指导工作,缺少接触其他工会业务的机会,对工会工作全貌掌握不全。
    (四)补录方式不够灵活,工作连续性不够。个别社工辞职后,招录单位考虑如果再次马上招录,人员较少且成本相对高,需等空缺岗位达到一定数量才能组织,导致空缺岗位不能及时补充,影响工作连续性。
      四、建议
    (一)严格教育培训制度。根据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任务要求,对工会社会工作岗位进行全面培训,除集中学习外,采用网络自学、参观见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持续加强其队伍建设,提高其在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职业道德、工会工作等方面的素养和实务能力,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针对当前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学习工作经验和工作做法。结合2023年社工履职能力培训内容,根据业务需要选派社会化工作者参加省总、市总工会举办的各类专项型业务知识培训班,让他们做到能说、能写、能独立工作。
    (二)深入基层加强调研。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之本、服务群众之根、解决问题之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工会社会化工作者要切实增强调查研究能力,把准工会工作“脉动”,把握职工需求“脉搏”,全体社工参与全市工会大兴调查研究活动,结合自身工作岗位,撰写调研报告,切实了解工会工作重难点、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 
    (三)畅通晋升发展通道。提供各种锻炼平台,选派优秀社会化工作者担任非公企业兼职副主席、群团工作、重点专项工作负责人,搭建“阶梯式”成长道路。探索在全市层面上科学统筹好交流互动机制,组织开展各县区工会社会化工作者座谈交流,选定合适时期让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轮岗交流,让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接受多岗位历练。
    (四)加强聘用灵活性。建议对参与市总组织的统一招录社工考试成绩设定有效期,如出现社工离职或解聘,从上次招录未被录用人员中按成绩从高到低选择录用,及时对社会化工作者队伍进行补充,实现工会和求职人员的双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