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总工会经审办 赵文静
为进一步提升工会经费使用透明度、加强工会经费民主监督、增强工会服务职工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神经末梢”作用,2021年,秦皇岛市总工会建立了有自身特色的工会经费指导员、宣传员、监督员“三员三卡”民主监督机制,选取了52家基层工会作为试点,做实做细民主监督工作。截止目前,“三员三卡”民主监督机制已实施一年多,市总工会经审办通过采取书面汇报、走访座谈、数据分析等方式对52家试点基层工会民主监督机制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三员三卡”监督机制内容
“三员”指在基层工会设立工会经费指导员、宣传员、监督员,“三卡”指《工会经费指导员工作卡》《工会经费宣传员工作卡》《工会经费监督员工作卡》。工会经费指导员由基层工会经审委员担任;工会经费宣传员由基层工会财务人员担任;工会经费监督员由基层部门或生产一线的工会会员代表担任。
工会经费指导员负责指导本单位工会在会员(代表)大会上向会员(代表)报告上年度工会经费收支情况;指导工会经费年度预决算公示表和审计结果公示表在本单位企务公开或公告栏内进行张贴公示;指导工会经费重大支出事项在单位内网上进行公开公告,并填写《工会经费指导员工作卡》。工会经费宣传员负责宣传工会经费收管用等相关政策规定、实行会员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本单位工会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开展工作进度、取得的成效;工会经费宣传员每季度至少深入职工宣讲一次,并填写《工会经费宣传员工作卡》。工会经费监督员每季度至少深入基层一次,收集整理职工对工会经费使用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并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后提交工会主席办公会或工会委员会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及议定事项落实情况反馈给职工,并填写《工会经费监督员工作卡》。
二、“三员三卡”民主监督工作现状
(一)建立新机制响应度较高。市总工会下发《关于建立工会经费“三员三卡”民主监督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各县(区)和系统、产业工会推荐52家财务工作做得好的基层工会作为试点先行先试。调研结果显示,全部试点基层工会均按照《通知》要求选定了“三员”,50家基层工会制作了工会经费“三员三卡”公示栏,2家基层工会依托单位公示公告栏,对“三员”工作职责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公示。
(二)工会经费使用透明度增加。各试点基层工会均按照要求,对工会经费预算执行、调整和资金分配等情况进行公示;对本单位制定的工会经费管理制度规定、《河北省基层工会收支管理实施细则》等进行广泛宣传、深入解读;深入生产一线收集职工对工会经费使用情况的的意见和建议共50条,解决问题41个。
(三)工会工作公开度增强。通过建立“三员三卡”监督机制,基层工会在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发放职工集体福利、困难职工帮扶等工作中,自觉接受职工会员的监督,采纳职工会员的合理建议。如,认真听取职工会员对丰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意见,对发放节日慰问品的种类先征求职工意见,为有效解决职工子女求学困难,新修订了《困难职工救助管理办法》等。
三、“三员三卡”民主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知》明确和细化了加强工会经费民主监督工作的职责、形式、程序及要求,县(区)工会和系统、产业工会充分发挥督导作用,使“三员三卡”民主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通过调研和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基层工会在实行民主监督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三员三卡”民主监督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三员三卡”民主监督制度的宣传、推广缺乏深度和广度,部分基层工会对职工会员监督重要性的不到位,宣传方式方法和收集职工意见的渠道比较单一。有些职工较多的国有企业宣传和公开范围、收集意见和建议仅限于工会小组长,公开覆盖面不广,没有让广大一线职工参与到民主监督中来。
(二)基层工会开展“三员三卡”监督工作不规范。目前,“三员三卡”监督机制尚处于建立和运行的初步阶段,多数基层工会“三员三卡”监督工作开展不规范,担任基层工会的“三员”多为兼职人员,本职工作较多,时间和精力有限,对“三员工作卡”填写规定和要求理解不透、掌握不全,相关内容填写的不够准确,对工会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督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
(三)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在认识上有偏差。《通知》要求各级工会及时公开经费收管用情况,主动接受职工会员的监督,及时回应职工会员的关切。但有的基层工会担心公开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被动开展“三员三卡”监督工作;有的基层工会担心公开会增加工会干部工作量,影响其会员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职工会员主人翁意识不强,对工会经费管理使用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模糊,参与工会经费使用监督的兴趣和热情不高。
四、加强“三员三卡”民主监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靶向发力,提高对“三员三卡”民主监督工作的认识。做好“三员三卡”民主监督工作,首先要从提高各级工会和职工会员对民主监督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基层工会建立“三员三卡”民主监督机制是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畅通职工参与工会治理渠道,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工会要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定期指导监督基层工会选好配强“三员”队伍、准确填写“三卡”内容、做深做实民主监督工作,通过上下联动,指导和督促基层工会做到思想上重视、责任上压实、行动上有力、措施上到位、成效上显著,切实推进“三员三卡”民主监督机制落地生根。
(二)创新举措,广泛宣传“三员三卡”民主监督重要性。各级工会要加强对工会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宣传,使职工会员正确认识和了解工会,知晓自身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电子屏等方式,多渠道广泛宣传工会经费收管用情况,让职工知道工会的钱是怎么用的,用在了什么地方,提高职工对工会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强化职工对会员身份的认知与归属感。同时,各市(县)、系统和产业工会要注重选树先进典型,召开经验交流会和现场观摩会,总结推广基层工会首创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基层工会互学互助,在学习、借鉴和成果转化应用上取得新成效。
(三)精准施策,推进“三员三卡”民主监督工作走深走实。针对推进“三员三卡”民主监督进程中的难点和堵点,各级工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精准施策,将职工会员监督融入工会经费使用全过程和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营造“职工关心工会、工会关爱职工”的浓厚氛围。一些职工人数较多、已建立工会小组的基层工会,要延伸指导服务手臂,督促各工会小组推选指导员、宣传员和监督员,与基层工会同步开展“三员三卡”民主监督工作,打通工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让职工主动参与到工会决策体系中来。基层工会应通过在本单位官网上开通职工监督直通车、公开监督电话、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畅通职工会员意见建议反馈渠道,让职工会员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