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美秦皇岛人·最美工人”先进事迹展示(十)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0-03-04

201804261825347456.jpg



张东明,男,1972年10月17日出生,汉族,中技文化,中共党员,冷作钣金工高级技师。现为秦皇岛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中心组对焊接工段七班班长。张东明爱岗敬业、肯于钻研,在平凡的一线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秦皇岛烟草机械有限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2004年至今,张东明一直担任生产一线的班组长,期间他所在的班组连续五年被公司评为先进班组,他也连续六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2005年被秦皇岛市总共工会评为2004年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09年荣获秦皇岛烟机公司第二届技能竞赛“技能能手”称号。2011年,他主导的《缩短SH314(T8)滚筒管板式烘丝机叶子板制作周期》获得了秦皇岛市级和河北省级科技质量成果奖、烟草机械工业QC成果二等奖。同年,在全国烟草行业技能大赛上,他凭借精湛的技艺获得了行业技能比武的第一名,被评全国烟草技术能手。2010年至2019年期间六次被公司评为年度生产标兵。他喜欢思考、善于创新,不断解决生产遇到的难题,是企业不可多得的高技能人才,是秦烟机械公司生产制造领域的旗帜人物。


图片1_副本.jpg



铆工专业出身的张东明不仅有着书本上扎实的理论基础,他还将书本的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张东明掌握了公司三大生产线主机设备的制作工艺,并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习多种主机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了各种烟机设备运行时的工艺参数及各项指标。新型气流式烘丝机的筒体工艺流程复杂,调形处理难度大,张东明不惧挑战,主动承担了该项任务。此筒体长度尺寸超过10米,直径超过2.6米,制作难度较以往筒体大大提高,筒体通常采用立式拔节方式进行组对,因筒体长度达10米多,车间工房的高度无法满足组对的条件。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张东明决定采用水平对接操作法,顺利完成筒体的组对工作,由于环焊缝焊接后收缩的原因,筒体内壁不平,炒料板组对时与筒内壁间隙过大,影响组对焊接质量,张东明多次与设计人员讨论研究,对每一块炒料板进行修磨,使其与筒体实现无缝组对,保证了产品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管板式烘丝机焊接量大,其收缩变形情况很难掌握,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张东明对每台烘丝机筒体焊接各个时期的尺寸都做了详细的记录,通过几台筒体的制作,他总结出了筒体收缩量的变化规律,由此能够准确的确定下料尺寸,保证筒体焊接后长度达到设计要求。烘丝机筒体存在泄漏隐患是个长期困扰公司的一个难题,张东明一直想解决这个情况,他多次与技术人员分析交流,最终确定了筒体所有焊缝的焊接工艺,并对气套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将气套由原来的焊接结构改为了整体卷制成型,改进后每台烘丝机气套减少了30米长的焊缝,不仅改善了外观质量,而且彻底解决了气套泄漏的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将组队炒料板时的千斤顶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水平方向的调节功能,保证炒料板组对后的直线度,提高了组对质量和工作效率。张东明以高超的技术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本企业乃至烟草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有一次与时俱进这在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张东明在每天忙碌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坚定不移跟党走,在2018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他在公司每周四下午的党课上认真学习,做了厚厚的一本笔记。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广泛的生产管理组织,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企业经营的成败。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班长经验的张东明深谙其道,他常常把党课上学到的内容与班组成员分享交流。张东明告诉班组成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班组成员听了班长这些话后深受鼓舞,在工作中更有动力。张东明始终牢记党员的使命,在工作中勇于担当、不忘初心,胸前的党徽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生辉。


图片2_副本.jpg



为了顺应秦烟机械组对焊接工段发展的形势,组焊工段重新进行了分班,一些年轻的冷作工中坚力量走上了班长岗位。班组的改组提高了工段的整体生产效率,但是有些年轻的班长还是在某些方面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时他们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七班班长张东明,向他请教烘丝机筒体、进料面板、出料罩等大型工件的制作方法。面对年轻人一次次的请教,张东明不管多忙,他都能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详细地为他们讲解产品的制作流程和制作难点。作为一名铆工高级技师,在组对焊接工段组织的技师讲座课堂上,他无私地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不厌其烦地解答年青员工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有一个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细想下来,古今中外凡有成就之人,莫不是将全身心投入到所热爱的一件事中,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不断探索追寻事业的极致,不断完善充实自己的人生,最终在自己的领域颇有建树。张东明在秦烟机械冷作工岗位上就是这样26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把工作做到极致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他在平凡的工作中用执着的职业态度诠释了秦烟机人所推崇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