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0-03-04
杨万国,男,46岁,汉族,大专文化,现担任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维护部锅炉防磨防爆高级主管。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发电机组锅炉受热面相关检修工作,在长期的锅炉检修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多次出色完成发电机组锅炉技术攻关任务,受到秦皇岛发电公司以及同行的高度认可。2003-2018年,连续15年被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聘为技能专家和技术专家。
火力发电厂锅炉系统是火力发电机组三大主机之一,是能量转换的重要设备。锅炉受热面泄漏是设备“顽疾”,每次泄漏造成的损失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因此控制和避免锅炉受热面泄漏可有效减少电厂的非停事故,这也是杨万国在公司中负责的主要工作。
锅炉防磨防爆就是通过宏观目测、微观设备仪器检查、精密仪器测量等手段,采取防治结合的方法,达到预防和减少锅炉受热面泄漏的目的,最终实现锅炉受热面无泄漏的目标。锅炉受热面主要有大量的管子组成,每台炉涉及受热面管子数量超过2万根,上下高达五六十米,长期在高温和高浓度粉煤灰的恶劣环境中运行,每次检查的难度和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锅炉受热面工作环境多为高空作业,炉内空间狭小、粉尘浓度大,每次检查都是汗水湿透满身灰尘。是一项脏、苦、累和细心的工作,与杨万国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都因各种原因调任其他工作岗位,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杨万国同志一干就是27年,多次发现受热面的危急重大隐患,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发电企业,众所周知锅炉防磨防爆工作的重要性,安全是1,其余都是0。安全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一天有生产一天就不能放松安全。作为锅炉防磨防爆高级主管的杨万国,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防磨防爆检查工作枯燥乏味,需要耐心和细心。面对上万根相同管子,要在有限的检修工期内找到有缺陷的管子,需要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心态。
电厂抢修重在效率,要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的泄漏点和判断事故性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的重要一环。在锅炉嘈杂的噪音和炉膛的风声中,分辨出炉膛内的泄漏声音,是杨万国在多年的检修工作中,练就的一项特殊的“技能”,每次锅炉受热面发生异常情况,生产相关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他进行确认,是公司内公认的技术能手。他还远赴新疆进行技术支援。2015年-2017年先后三次为新疆电厂提供防磨防爆检查技术指导。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破局开路的利器。抓住方法创新,也就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在工作中杨万国善于思考、找窍门,锅炉设备遇到频发缺陷和疑难问题时主动思考研究解决问题,在公司内多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完成科技攻关项目。其中自主设计的受热面“管卡”和“管箍”已取得两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管卡是锅炉受热面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管卡虽小但其对管排的完整性、管子的磨损、管子的寿命影响深远。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台锅炉受热面管卡都曾出现过脱落、变形、磨损等各种问题,杨万国通过摸索实践对一期锅炉高温再热器、屏式过热器、二期锅炉高温再热器及秦热锅炉中温过热器管卡进行改造和治理,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无缺陷运行。
他主持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工作,优化“管箍”核心部件,治理国产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床受热面泄漏取得重大突破。2007年秦热公司两台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相继投产,是引进法国ALSTOM公司技术国产化的第一台国内独立制造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投产后锅炉外置床受热面多次泄漏,杨万国通过多次的检查和对比图纸分析,最终确定了造成锅炉外置床受热面泄漏的根本原因是外置床的关键部件“管箍”的设计和制造缺陷。
通过对国内其他电厂同类型锅炉调研发现,“管箍”问题并不是秦热公司一家的特例,在国内同类型锅炉中是“通病”,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先例。在这种情况下杨万国自主创新研制成功新型管箍,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床受热面磨损的这一难题。新型管箍与原管箍相比具有配合间隙可调、安装简便、耐温高、不易开裂、适用性强的特点,并且由于采用了两半结构,检修时不用将管排拆散安装,可节省大量的检修费用及工期。2011年4月新型管箍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鉴于新型管箍的优势,在2011年秦热公司#6机组A级检修外置床治理项目中进行了大规模的使用,更换新型管箍成为治理的核心工作,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投产的国产300MW具有外置床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普遍存在外置床悬吊管磨损,管箍损坏、蠕胀变形等问题,新型管箍可在其中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防磨防爆工作的新思路和突破,总结固化锅炉受热面防磨防爆治理经验,利用信息化进一步提升受热面防磨防爆管理水平。公司防磨防爆小组自主研发了锅炉防磨防爆专家系统”计算机管理软件,杨万国是“锅炉防磨防爆专家系统”管理软件的主创人员,在软件系统开发中承担了功能开发、基础数据整理、设备树建立等关键工作,将20年防磨防爆工作的实际经验与计算机程序结合,建立趋势分析模式,积累和固化了防磨防爆经验。经过2年的努力,锅炉防磨防爆专家系统管理软件应用效果显著, 高标准的通过了国网能源公司专家组的验收,并取得了国家软件著作权专利证书,使秦电公司成为全国唯一一家研发和应用防磨防爆管理软件的发电企业。2011年,杨万国应邀参加了第六界全国电站锅炉专业技术交流年会,在会上作了题为“锅炉防磨防爆专家系统在秦电应用”的学术论文交流,受到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