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总工会 扎实推进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0-03-02

       全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集中攻坚视频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召开全市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调度会和推进会,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方法措施,明确完成时限,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截止目前,我市140名在档困难职工全部实现解困脱困,提前半年完成省总确定的工作目标。

       一是思想重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市县工会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纳入脱贫攻坚工作整体布局,市政府与市总工会召开的2019年政府联席会议“建立职工动态帮扶、精准防困机制”列为重要议题。与市人社、民政、医保、公安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在建档立卡等各项工作中进行信息比对、资源共享,确保精准掌握情况、精准施策。市总先后3召开专题党组会,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举办专题培训班,建立周通报制度。市总常务副主席亲自带队督导,分赴各县区以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全覆盖督导指导。各县区党委、政府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年度重点工作目标,逐级建立责任制,加大考评力度,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工作、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是聚焦精准,多措并举完成任务。市总成立入户走访工作组,按照“分级负责、精准识别、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的原则,先后4次对每一名困难职工的区域分布、致困原因、困难程度、家庭收入等基础信息,逐人逐项进行摸底调查核实。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对困难职工家庭机动车、房产以及经商等情况进行了严格的信息比对,实行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市县两级工会对所辖困难职工,按照单一因素暂时性致困和复合因素长期深度致困标准进行分类,精准识别致困原因。借鉴民政部门帮扶救助实践经验,规范政策制度、法律服务、救助援助、创业就业和项目服务等帮扶联动举措。建立健全联系人制度,发放《困难职工联系卡》,每户困难职工确定3名帮扶联系人,定期进行联系走访,准确了解情况,制定帮扶措施,确保建档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全覆盖。拓展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帮扶救助范围,无缝对接社会保障和政府精准扶贫,整合社会力量,实施常态帮扶,取得较好效果。

       三是立足长远,巩固工作成效。为切实巩固解困脱困成果,从源头上筑起“截流闸”和“拦水坝”,推行机制加救助、兜底、创业三项举措,有效控制返困增量。建立监测预警、精准识别、协调会商、包联帮扶、动态管理“五个机制”,对已经脱困和纳入省防贫档案的对象进行监测,实现对致困风险因素的灵敏预警。“输血”止困,精准救助化解致困风险,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层次、叠加式的精准防困举措。对因病、因学、因交通意外和灾害损失等可能造成的新致困或返困问题,市总根据认定的防困对象不同需求,采取精准救助帮扶措施,防止防困对象返困。市总进一步健全送温暖机制,强化雪中送炭、纾难解困功能,把有限的资金瞄准最困难的职工。对特别需要救助帮扶的困难职工,按月或按季度定期发放生活补贴,实现送温暖经常化、常态化。注重强化“造血”意识,帮助困难职工从临时解困变为永久脱困,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品牌活动,积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同时依托职工服务中心,面向困难职工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困难职工有一技之长,以创业就业的增量减少困难职工的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