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2-11-21
中秦兴龙 李丹凤
摘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职工人数不断增多,企业组织架构日益庞大,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组织形式、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因此,针对大型民营企业,如何做好民主管理工作,如何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是党领导下的工会工作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民主管理的目的、意义、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型民营企业;民主管理
笔者所在企业现在是一家集地产开发、工业制造、商业连锁、旅游研学、金融投资、康养健康等产业运营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始创于1990年,下辖20余家子公司,拥有员工11000余人,年产值超117亿元,年纳税总额超6亿元。
总公司即控股公司下辖5个集团、板块,分别为地产集团、工业集团、商业集团、文旅板块、康养板块等,集团、板块下辖子公司近40余个,这样组成了一个联动的“控股公司--集团、板块--子公司”三级经营管理体系。
公司工会成立于2005年,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最初因为公司的人数不多,实行控股公司一级管理,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公发展,一级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于人数众多且分布广泛的人员构成的需要了。
因此,随着企业不断深化的产业改革,浮现了员工深层次需求与企业快速发展之间的一些矛盾点,在劳动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的商超和工厂尤为突出。公司工会领导注意到了这些变化,通过大量的摸底工作和深入研究,制订了“顶层设计,制度先行,理念导引,多方监督”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将组织搭建、人员配备、资源整合、内部协同、外部沟通等进行套路化、规范化的系统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在“党建引领”的思想理念指导下,始终秉承“家和万事兴”的奋斗目标,以深耕“六大工程”为工作总思路,把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作为驱动手段,用企务透明、沟通畅通作为劳资双方互信的“基石”,为构建和谐企业发挥“助推器”的作用,使劳资双方作为命运共同体,始终同心同向而行,让工会成为真正的“职工之家”。民主管理工作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壮大,笔者有幸参与其中,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民营企业民主管理能够不断进步和完善的5个前提
1、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企业的民主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也需要企业在战略层面和政策层面的认可和,民主管理工作才能在政策上有理有据,在行动中灵活自如。
2、抓住高管这个“牵头人”。公司工会现有职工代表303人,工会委员29名。工会主席由公司党委书记兼任,工会副主席由一名全职副主席及3名兼职高管担任。同时29名工会委员的构成具有以下特点:
(1)工会委员,首先是均匀分布在5个不同的集团板块中,同时大部分是工龄十年以上,在集团具有口碑好、工作能力强的人员。
(2)中秦兴龙党委委员,均是工会委员。
(3)集团及板块的党总支书记,均兼任控股公司工会副主席。
3、上级工会的“到位支持”=理论指导+现场支持。在公司的民主管理工作中,除了公司的工会领导的主持,更加离不开上级工会的大力支持。上级工会领导多次带队来我公司指导工作,进行深入的调研、参观,及时帮助我们的民主管理工作找出问题,指出方向。
4、与综合企管系统形成联动——工会不能唱、也唱不好“独角戏”。鉴于民营企业的性质,我们针对非公企业现状,将党委与工会两套班子进行融合,“高级”管理者兼职党群工作干部,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号召力,也有执行力,干部有党的高度,也了解经营一线员工诉求,经营与民主两不误,有利于工会工作顺利开展。其次,组建控股公司、集团、子公司三级党群组织,共享资源,协同联动,实现了无缝衔接、有机组合。
这样的工会主要工作人员的设计和选择,既能保障民主管理工作的顺畅和有序的进行,也能保障在工作中的工作通知、安排的及时下发传达及宣贯。
5、有效——劳资双赢。随着08年劳动法的实施颁布,以及员工队伍的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新的形势对工会自身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劳资双方不对立和独立的两方,即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作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者,更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效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强化信息调研工作,努力探索促进工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努力把工会建成“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二、民主管理的5个探索
1、学习掌握企业民主管理的4个依据。包括《河北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河北省企业集体协商条例》、《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市总工会编印的《民主管理制度明白手册》是民主管理工作的依据,是民主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石,是工作的指引和工作的方向,因此要对民主管理的依据牢牢掌握并应用到工作中。我们依据《河北省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等,每年编制下发6.5万字的《工资集体协商会、职代会资料汇编》,内容包含工作思路、工作依据(会议操作指引)、历史资料、人员名册等等,便于基层工作人员查阅执行,既能减轻工作量,又利于经验传承,效果非常好。
2、读懂企业的实际情况。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对企业有一个符合企业发展及企业实际情况的定位。而笔者就职的企业,首先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其次是一个大型的企业,再次是一个有30年历史的企业。以上的一些特点,使得企业员工的层次多元化,企业员工的岗位及与岗位对应的员工的特点也多元化,同时人员众多,平均工龄在5-10年。
基于以上的企业情况,民主管理工作注定是一个较复杂的、需要成体系的、有规划有结果的工作,因此,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在开展民主管理的时候“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3、明确民主管理“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在民主管理中,企业的合级工会是民主管理的“设计师、推动者、协调者、督导者”;资方是民主管理的“主导者、直接责任人”。企业的员工是民主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上级工会是民主管理的“咨询师、把关者”。在民主管理的各个工作中,各方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各方也在相互牵制,缺一不可。
4、导引劳资双方正确认识民主管理。
(1)对于劳资双方要有以下的共同认识:企业是财富之母,员工是财富之父——劳资双方是命运共同体。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有问题共同解决,有困难共同承担。
(2)对于资方来说,处于高位者----要首先管控好“自己的品性”。管理者的言行要“合情、合理、合法”,一是不能违背人性;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是是不能违背人之常情;四是不能激化矛盾。资方中的每一个领导者,代表的都是资方,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每一项决定,都被员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说对的话,做对的事就显得尤为重要。
(3)我们倡导员工要有“契约精神”,决不做失信的人。要有“职业精神”,决不做失德的人。要有“奉献精神”,决不做交易型的人。要有“人文精神”,决不做过度维权的人。这种倡导不是空谈也不是教条,而是把这些基本的要求融入到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去,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员工,规范员工的处事和工作。
(4)通过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用《工作手册指引》导引资方践行民主管理使管理者规范管理、快乐工作。
我们编制了3万字、六章、29条的《员工关系管理—认知和行动指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解析了员工关系的五官面目、心理契约与员工关系、员工关系管理的五官面目、资方在实战中应考虑的问题等内容。特别提出要用劳动合同这根“硬纽带”和心理契约这根“软纽带”,把劳资双方融合成命运共同体。此外,用配套4.3万字的《表扬和批评指引》、1.9万字的《编辑工作手册指引》、2.4万字的《撰写“总结”指引》、1.2万字的《“述职”指引》、1万字的《“有效”沟通指引》、1.7万字的《“新官”上任指引》等指引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效能,润滑管理流程。
5、围绕“民主管理5项工作要求”,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
(1)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总公司建立了职代会,职工代表303人;超过百人的10个子公司,2020年在区总工会的指导下也建立了职代会。从换届选举到会议的筹备召开,全部对标《民主管理制度明白手册》。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代会,向员工公开企业经营情况,倾听员工呼声。
劳方和资方都非常重视职代会。2021年疫情期间,为响应政府避免人员聚集的号召,我们利用微信群,创新用“线上议事,线上表决,线下签字确认”的模式召开了职代会。此外,还明确了专人负责筹备职代会,通过职工代表微信群、监事会意见箱、提案等方式反馈意见和建议,多年来取得较好效果,从未发生一起群体事件和重大劳动纠纷,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建立“4大合同制度”。依据区总工会编印的《民主管理工作文件选编》和《职工法律必读》,我们每年7月份启动“工资集体协商会”,向资方发出《要约书》,就《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劳资双方进行充分协商,以“情理法兼顾、劳资方双赢”为原则,多次与资方研究讨论合同条款,在员工权益与企业利益之间谋求最大公约数。
集体协商会和职代会结束后,我们编印《中秦兴龙工资集体协商会、职代会资料汇编》,下发到子公司,以便于落实会议精神。
(3)建立职工监事制度。民主管理工作不仅要“抬头想、低头干”,还要常做“回头看”,各种监督检查反馈信息就是最好的工作依据。总公司成立了监事会,对资方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并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我们整合了党委委员、工会委员、职工代表等多方力量,形成凝聚合力,发挥他们的监督职能,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反馈,督导资方充分落实。
(4)建立高管参与协会“站台制度”。我们成立了健康健美协会、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太极拳协会,这五个协会的名誉会长均由控股公司副总裁、集团总经理兼任;会长由子公司总经理级人员兼任。
(5)主动为企业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出台后,我们举办专题讲座为管理者解读“十四五规划”。紧跟国家时代步伐,同时在每年的战略经营分析会上,也会为公司提出经营管理的建议。
我们深刻认识到,民主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支撑和动力,从长远来看,推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大势所趋。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制度,杜绝行为短期化,向更加全面、有序、高效方面逐步深化,为构建和谐企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