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2-12-01
以技改革新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李洪臣,现任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企业技能专家,主要从事生产线设备技术维修管理工作。一直以来,他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开阔的思维,脚踏实地认真工作。
发挥特长,向研发改造要效益
作为一名基层设备维修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人专业特长,用犀利的“鹰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年中,他开展了新设备研发、新技术应用、技术升级改造、功能恢复与优化等类型的技改革新工作,累计完成27项,荣获各级科技奖励16项(中石油集团公司1项,宝鸡钢管公司2项,宝世顺公司13项),大幅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降低了岗位劳动强度,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历时近3年时间,李洪臣完成预弯机可靠性提升分项研究与改造内容8项,成功解决了液压系统泵源稳定性问题,液压系统污染问题。经对比,预弯机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80%左右,节省直接备件费用达50万元/年,节省电能消耗达40万元/年,释放综合产能超10000吨/年,产生经济效益达500万元/年,累计降本增效1000余万元。设备运行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针对铣边机排屑机故障率居高不下问题,李洪臣和团队历经半年多时间,深入分析、调研论证,最终自行设计研发了一种耐高温超薄紧凑型皮带式排屑机,运行使用至今两年半的时间,生产钢管50余万吨,设备故障率降低80%左右,释放产能2万吨/年,实现了保产增效。同时该排屑机的设计应用打破了常规的设计应用理念,是一次技术创新与突破,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发散思维,从小改小革控成本
李洪臣常说:“小改小革,积少成多。”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闲暇时库房就是他的常驻地,他带领维修班对每次检修拆卸下的零部件损伤程度进行鉴定和分类处理,对于能够自主修理的零部件,通过修配、互换拼凑、测绘加工配件等方法进行修旧利废。三年来,共计完成修旧利废60余项,节省备件费用30余万元。
维修设备是能手,其他方面他也不甘于人后。在2020年,历时1个多月时间,自行设计建造了外库废油桶存储库,节省外委建造费用近4万元。与维修班一起,自行设计制作废料斗10件,环切飞溅挡板3件,通过核对钢板和方管尺寸,优化设计下料,最大限度的减少切废量,有效控制了制作成本。相较外委加工,节省费用近2万元。
三年里,他主持的多个项目,荣获公司“优秀科技成果”奖、“中石油首届生产一线创新大赛”奖、宝鸡钢管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公司青工“五新五小”优秀成果奖等。他本人荣获宝世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宝鸡钢管公司“先进工作者”、宝鸡石油钢管公司“职业道德标兵”、中石油“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2017年荣获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工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