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创新成果”-秦皇岛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冯博创新工作室《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二)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2-09-15


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冯博创新工作室(F.I.S)成立于2012年,2021年被命名为市级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28人,荣誉奖杯、证书40余件,学术论文论著30余篇。

创新成果名称:《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一、项目背景

原有的自密实混凝土由于浆集比大,胶凝材料用量多,早期水化热高,弹性模量相对较低,自密实混凝土受优质矿物掺合料制约,制备成本较高,故没有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工程建设。为使自密实混凝土更好地在桥梁工程中应用,需要进行技术更新。

二、研究内容

通过外加剂的多重复合技术、矿物掺合料(工业废渣)的多元复合技术及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设计,重点解决混凝土超高流动性与适宜黏聚性的矛盾,制备出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C50自密实混凝土,降低水化热,提高耐久性,并结合施工工艺改进,控制自密实混凝土带来的收缩徐变偏大,弹模偏小等对桥梁不利的问题。

三、项目创新点

1.利用外加剂多重复合技术、矿物掺合料多元复合技术及微结构设计,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使混凝土流动性好,黏聚性适宜,合理选用掺合料及外加剂,既改善了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如界面性能等),又降低了水泥用量,解决水化热过多的问题;合理选用减水剂,既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达到混凝土自密实目的,又能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同时,成本不致增加。

2.利用外加剂(减水剂)与掺合料的协同效应,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使混凝土内的孔分布更趋于合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与使用寿命。

3.通过表面抛洒干石子的施工工艺,减小自密实混凝土的实际砂率和浆集比,达到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目的。

四、应用成效

通过该项目研究取得国家级发明专利3项:《桥用C5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坍落度筒与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测试方法》和《一种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处理方法》。《桥用C5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北戴河机场快速通道PPP项目桥梁结构体系中得到应用,为施工企业新增销售额570.92万元,新增利润114.184万元,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种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