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2-03-14
近年来,广大基层工会主动适应工会财务改革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工会会计核算,加强工会经费规范管理,在保障工会经费高效使用和资产运营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基层工会财务管理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共性或个性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工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基层工会财务工作实际,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岗配备不相适。目前基层工会财务人员多以会员兼职为主,财务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专业出身,有的是“半路岀家”,有的连最基本的资金平衡、借贷关系都不能理解,更别说看懂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提出决策建议。有的单位财务人员变动频繁,变动时没有按照《会计法》中有关会计人员调动或者离职的规定办理交接手续,只是把银行存款余额、总账、明细账简单交接一下就了事,没有完全将往来款项、经费预算、财务决算、未决事项等资料详细移交,导致新接手财务人员在填报财务报表、账目处理中措手不及和东拼西凑、翻来覆去查找资料。有的财务人员对工会财务资产一体化管理系统一知半解,在学习过程中不上心、不走心,没有脚踏实地做系统研究,总是依赖其他单位和工会管理部门先做“试验”,自己再走“捷径”,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基层工会大部分财务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抽空处理工会账务,时间和精力有限,存在降低工作标准、得过且过的情况。
会计核算不规范。一是账簿设立和登记不规范。有的基层工会没有按照《工会会计制度》的规定,科学设置会计科目和登记会计账簿,未完全建立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等账簿;有的岀纳人员未按照工会财务资产一体化管理系统出纳模块建账记账,存在用银行转账流水代替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记账问题;有的会计人员没有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及时进行会计处理,未能做到真实、完整、准确反映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和财务整体现状。二是科目使用和记账不正确。现实中,有的基层工会将上级工会返拨的工会经费收入计入“上级补助收入”,将上级工会拨付以奖代补的财务规范化建设考核奖计入“其他收入”,将“节假日慰问费”列入“维权支出”等科目;还有的年末未能按时对收入和支出进行结转,不同会计科目中核算同一经济业务事项,记账金额与发票金额不一致,付款方发票名称与实际支付款项单位不相符,虚拟支出虚列负债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三是未独立核算和超范围开支。有的基层工会没有单独开设银行账户,工会经费支出仍与行政账户合并核算;有的虽然单独开设了账户实行经费独立核算,但经费仍由单位行政领导签字审批;有的把按规定应上缴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非税收入和上级单位的补助款存入工会账户管理使用;有的基层工会未依照规定向工会会员收取会费,或收取的会费未及时存入银行账户,存在“坐支”现象;有的基层工会账户成了单位行政不合理开支的避风港,比如,在节假日慰问中用现金支付慰问金,擅自扩大经费开支范围用于缴纳职工医疗互助金、慰问挂钩特困户等,会计审核、监督的把关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资产管理有漏洞。一是资产管理不规范。有的基层工会在资产的购置、验收、登记、领用、处置等环节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只知道买,不知道管,资产领用后,不追踪去向,人员调离后,没有办理移交手续。二是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家底不清,账物不实等情况,未按时盘点,该报废的未履行报废手续,“呆账”“坏账”未及时清理,长期挂账。三是监管责任未落实。有的基层工会没有专职资产管理人员,资产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导致资产管理“缺位”,存在资产流失的风险,未做到监管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和动态化管理。四是执行财经纪律不严肃。有的工会资产在取得时未按照实际成本计量,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存在随意变更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