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改成果】中铁山桥集团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试点单位经验材料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11-15

近年来,落实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工作要求,是中铁山桥各系统工作重点,公司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把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聚焦在围绕员工培训需求服务、搭建技能提升平台、建立并完善岗位流通机制上来,将围绕企业中心任务、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作为产改工作的主战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为全市产改工作贡献力量。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提升政治素质贯穿活动始终

中铁山桥始建于1894年,被誉为“钢桥的摇篮、道岔的故乡”,1922年,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在山桥创立了秦皇岛地区第一个党组织,领导并取得了京奉铁路大罢工的胜利,从此为企业埋下了红色的种子。近年来,公司坚持“党建带工建促产改”,一是深入开展大学习活动,在全公司建立大学习课堂和读书小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基层、到一线。二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利用会议、网络、微信和橱窗看板等平台,开展职代会精神宣贯,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价值观,自觉维护发展大局稳定。三是开展劳模故事宣讲活动,通过劳模走进电台直播间、召开宣讲会等形式,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造就一支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






二、搭建技能平台,为产业工人技能成长赋能

公司坚持“服务职工、依靠职工”方针,与时俱进推动产改工作贴近中心、融入大局,激励广大职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功奋斗。一是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持续举办公司级焊工、钳工及数车、数铣操作工比武选拔活动,连续两年承办秦皇岛市焊工比武并获团体第一名,有多名选手参加省级赛事,张明、巫新宇分别在中国中铁焊工、中铁工业钳工比赛中夺冠。二是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季活动,落实技能培训终身制,突出岗前和转岗培训,致力于在优秀的技术管理、高技能人才中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带思想、教技艺、授方法,为广大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通过“五小”成果评选、合理化建议征集和“金点子”活动,在企业营造“六比六创”氛围,助力岗位建功和企业改革发展。四是发挥劳模(工匠)工作室作用,依托钳工、焊工等主力特色工种,聚焦企业人才培养、助力企业技术攻关,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公司工作室先后参加河北省线上工作室交流互鉴活动,并受邀参加中国中铁桥梁工作室共建活动。






三、畅通发展通道,提高职工成就感和归属感

公司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与薪酬机制,突出“技高多得、多劳多得”,落实集体合同平等协商制度,实行技能工资与技术等级挂钩的薪酬分配机制,强化技能人员和管理人员“同等评价、同等待遇”。一是依托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挖潜增效等平台,开展先进个人、技术能手、岗位标兵评选活动,使得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针对性、传承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二是公司本着应评尽评的原则,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工作,鼓励员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及职业资格等级,保证技能工人享有参加企业(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评价的权利。三是落实以提高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为目的人才培养方式,支持技能工人参加各类在职学历教育,先后选拔了3名省部级以上劳模,以脱产方式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参加本科班学习。四是建立工人转岗职业通道,对取得国家一、二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操作人员,通过考核方式,置换身份择优选聘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为广大一线劳动者转向管理岗位搭建了更为丰富的舞台。

中铁山桥作为秦皇岛市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试点单位,在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将久久为功、秉持初心,持续把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努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以满足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市、美丽港城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