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11-09
在国民党统治下工人的处境
一、物价飞涨,工人生活艰难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蒋介石大搞内战,尽管国民党政府一再横征暴敛,在经济上仍然入不敷出,只有靠大量发行纸币来苟延残喘,因而出现严重的经济崩溃,通货膨涨。一些丧尽天良的人们趁内战混乱之机,大搞投机倒把、放高利贷、买钞卖钞,还有大批飞来人士(国民党官员)携带大量法币换取金条、银元,从而使物价一再抬高,法币日趋贬值。一张百元券法币在1937年能买两头大牛,在1941年能买一头猪,到1946年只能买一个鸡蛋,到1947年只能买三分之一根油条,到解放前夕,法币几乎成为废纸。当时曾流传一首打油诗来讽刺法币的贬值:“一进茅房去拉屎,摸摸口袋没带纸,顺手掏出百元券,揩了屁股正合适。”由于通货膨涨,纸币贬值,致使人心惶惶,尤其是依靠工资收入维持生活 的广大职工群众,无以维持生计,今天发了工资就得马上到市上买粮,否则明天就可能币值折半,甚至一天就涨几次价。国民党 临榆县政府于1948年初搞了个物价平抑委员会,实际是涨价委员会,每半月或一个月开一次会,每次会议都是研究抬高物价问题。
国民党反动政府也曾幻想摆脱经济困境,试图稳定民心,在平抑不了物价之时,就于1948年8月19日实行了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20日,黄金、银元陡落暴跌,面粉每袋跌至三千万(法币),囤积商颇现惊慌之色,银行(河北)临时停业,邮政局暂停收发汇款,开滦秦皇岛港和唐山矿区于26日同期发给员工煤钱,同时借给每人半个月的薪金(员工们钱一到手就赶紧上街,既还债又买东西,恐怕钱毛了)。国民党地方政府召集各机关团体、商民首脑谈话会,会上申明“拥护金圆券的发行,査禁囤积居奇,平抑物价”,不料次日物价就回涨了,白米尤甚。政府的谈话会根本就不是平抑物价,实际上是给人以假象,妄图以此稳 定人心。9月3日《大公报》刊载“秦皇岛公布限价”的消息,事实上布告贴出后粳米无市,菜市街上卖葱的贩子绝迹。据解放以后《冀东日报》1949年1月8日揭露国民党统治秦皇岛时期市场 情况登载:“去年八月,蒋匪实行限价,该市五十家油坊,当时油价每斤两块(金圆券),而蒋匪限价每斤仅定八毛(金圆券),因此五十家油坊有四十家关了张。七月间每斤苞米二十六万元(法币),蒋匪限价每斤十四万元。在此种情况下,市面顿时萧条,全市原有七百一十三家商号,据蒋匪十一月份的统计,仅剩杂货、油酱、糕点、货栈等四百七十八户营业。粮市上没有卖粮的,蒋匪便实行抢购……蒋匪挖筑工事,把该市二十多家木局的木料搬个净光。”如此限价,等于限市,群众有钱无处去买,给人民增加了新的困难。
日寇投降后,开滦秦皇岛港、耀华玻璃厂等企业的资本家都不按时给工人发薪,只是以暂借的手段借给工人们一些钱来维持生计。后来物价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地上涨,到1946年5月1日,开滦秦皇岛经理处才明确工人工资从4月份起以战前的300倍发给,4月份以前按220倍发给;耀华玻璃厂参照开滦秦皇岛经理处的办法,自1946年8月份增加工资百分之百,警卫人员只增薪饷40%。1946年12月28日,耀华玻璃厂职工敦促国民党工会理事长田宝琪致函厂长龚祖同,提出“物价已涨到二千五百倍,职工生活处于非常时期,工厂生产情况亦很好,要求给职工增薪,以解决职工生活问题”,被厂长拒绝。在物价飞涨、生活困难的逼迫下,1947年12月30日,耀华厂守卫部、事务杂工部、沙子房、造箱部、成品装箱部、锅炉房、电灯房、木工房、煤工部、大砖房、釆矿所、铁工厂、切厂库房各部工人代表,具文致工会转厂长,要求增加一角半煤票仍未得到解决。
国民党政府腐败透顶,只顾打内战,不仅对工厂企业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不闻不问,对教育事业更置之度外。许多学校因无经费而被迫停办,把城市剩下的公立学校交给镇(保)去办,镇(保)公所的少量经费早被那些贪官污吏挥霍罄尽,无钱给教师发工资,教师们只好靠向学生要“尊师金”、“尊师米”勉强维持开课。终因经费不济、教师工资无着,导致发生了1947年海阳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到镇公所请愿要求增薪的事件。在那物价飞涨、职工生活无着落的年月里,各行各业的工人群众每天考虑的是发薪、物价、买粮吃饭等问题,劳动群众人人感到自危,真是度日如年。
二、资本家仰仗国民党欺压工人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各个战场上连吃败杖,终日惶恐不安,生怕群众起来反对他们的独裁统治,加紧了对工厂企业职工的控制。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平津办事处为控制、压迫职工,以津(36)处发字第467号文制发了《关于工厂防护注意事项》,矛头直指广大职工群众,5月6日,冀北电力公司唐山分公司转发了该文。5月8日,国民党政府交通部给山海关桥梁厂下了密令,转发国民党国防部颁定的《各都市公共事业防护办法》和《都市公共事业交通机关防奸实施办法》,这些文件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限制职工人身自由的规定。如:“工矿、公共企事业单位凡新录用员工要严格甄审,均应有各该单位职工之介绍或觅可靠之殷实铺保,方为录用,并注意其行动”,“工厂内工作场所要严予管制,除工作 时间外绝对禁止入内”,“对夜工上班工人要严予检查,以防乘机带危险品入内,在非工作时间内对加班工人要特别注意,要暗中监视其工作情形并考察其平日勤惰及加班用意”,“对原有职工均要重新填具切结连保和经常考察其言行”,“员工宿舍一概不准容留闲人借宿”,“驱逐聚集”等等。对铁路、水路、口岸码头、轮船、汽车、航空场地、通讯、自来水、面粉公司以及水力厂等部门的职工,都分别要求“设置监护人员”,对送电报之工友特别提岀“必须甄选忠实可靠之人担任”。文件中公然规定了“各单位如已查明所属员工行动诡迹及越轨并获有佐证者,即刻报请就近最高军事机关密捕讯办”等镇压职工条款,此外还要求警卫人员“除加紧巡逻并注意工厂附近居民动态,如发现可疑人物即会同治安机关予以检查或驱除。”资本家仰仗国民党反动派的淫威,借机残害职工,他们的手段十分恶毒,或是以“营业不好”、“财力不 足”为借口,或是随便给职工加上点什么“罪名”,就予以辞退或开除。当时耀华玻璃厂和一些小工厂、小作坊、小商店的资本家们就裁减(实际是开除)了许多职工,使这些人及其家属造成生活无着,甚至有的穷困潦倒,家破人亡。
资本家为了更多地从工人身上榨取财富,从工人入厂开始就施以铁锁式的束缚。工人入厂时,要有入厂志愿书和保证书。志愿书上要写有“谨当遵守工厂(公司)职员须知及其它一切有关规定,忠诚服务,恪尽职责,谨立此志愿书为证”的字样,并要详细注明姓名、年龄、住址等项。保证书须有当地殷实店铺一家或机关委任职以上职员一人具立。保证书自具保之日起至解雇后三个月或六个月为有效期,保证人要注明“课证人愿保XXX在 工厂(公司)服务,如有妨碍或损害工厂(公司)利益时均由保证人负完全赔偿责任,特具保证书”的字样,最后填写保证人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粘表正面免冠照片。保证人如因死亡、破产、离开本地或保证店铺顶让歇业及负责人更换时,被保职工须随即报告作废,另行觅保,否则即被辞退(开除)。保证书至少半年对保一次,保证人或保证店铺须盖用原印章以资核对。就是靠这些手段,资本家把工人捆得牢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