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11-05
国民党全面接收秦皇岛
―、国民党反动派抢占秦皇岛
1945年9月17 日和10月2日,美国军舰载运国民党军队先后从秦皇岛登陆,以后又有大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及美式武装的国民党军队源源从海上运来秦皇岛登陆。这些美、蒋军队相继开至北宁路沿线各城镇和唐山矿区,秦皇岛港实际上成了国民党运兵、接运军火的专用码头,码头内有国民党的重兵把守,秦皇岛城区由国民党控制着,阻挠共产党派员收复。10月13日,驻秦皇岛的美军和国民党军队窜至黄土坎一带,并向山海关偷袭。10月 15日,美军又乘汽车闯至秦皇岛以北的海阳、深河及其附近的村庄进行骚扰,张贴反动布告,摄制地形图。对此,我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于10月26日向驻华美军总司令魏特迈提岀抗议, 但美国侵略军不顾抗议,仍继续向我解放区进犯。27日,美军又进犯海阳镇,将我地方八路军战士30余人掳至秦皇岛,杀害了我方干部兴武同志。10月29、30、31日,美军与国民党军队先后抢占了北戴河、留守营火车站。我军向以和平为主,一再忍痛退让, 但美、蒋军队则得寸进尺,步步进逼。在这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和冀东军区司令员詹才芳,于11月4日 照会驻唐秦地区美军指挥员洛基少将,抗议美军在冀东地区的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和配合蒋军进攻解放区的侵略行为,要求美军立即停止此种行动。我党我军所做的一切,旨在维护和平, 美蒋军队却认为我军软弱可欺,挑衅行为更加猖獗,竟于11月14 日晚向我军发出“通牒”,要我军退出山海关,并撤离铁路两侧50 公里以外,企图夺路向东北进军。我军对此未予理睬,国民党军队遂于次日拂晓向山海关我军守城部队发起进攻,我军英勇进行自卫还击,毙伤300余人,迫使国民党军队全部溃退。
11月8日,国民党军队将领杜聿明第二次到达秦皇岛后,按照蒋介石的密令,于14日晚下达了大规模进攻山海关的命令,并于15日晨亲临前线督战,但被我军击退。16日上午,国民党军队改变了方式,重点进攻我石河大桥和角山阵地,我军坚决抵抗,激战至上午10时,打退国民党军队数次冲锋后,主力部队从石河东岸撤出阵地向关外转移,留下掩护的部队只有山东七师的一个排,面对凶恶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战士们决心与阵地共存亡,有34位英雄为国捐躯,保证了我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在角山阵地担负掩护任务的我四十六团两个排,利用残存的防御工事和山石做掩体,顽强地抗击敌军,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战,直至接到撤退命令才循三道关向东北转移,这时我主力部队已安全撤到关外的前所地区接受新的战斗任务。
我军主动撤离了山海关城之后,美、蒋军队先后抢夺了我军收复的各县、镇和乡村。不久,整个秦皇岛地区全被美蒋军队占领。广大工农群众刚刚过上三个月抗战胜利后的好日子,又被美蒋反动派给夺走了。国耻未洗,内患又起,秦皇岛地区的广大工农群众重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二、国民党政府派员接收工矿企业
1945年11月15 日,国民党派冀热察绥区特派员王翼臣率领王崇植、朱玉仑等人,从日本人手中接收了开滦矿区,19日又把开滦“发还”给英人管理。裴利耶(英国人)和王崇植分别担任了开滦矿务局正、副总经理。同日,国民党经济部派王国柱接收了秦皇岛港务局,20日就将港口发还给原统治者英国人,从即日起,撤销了军管理秦皇岛港务局,恢复了开滦秦皇岛经理处的名称,港内悬挂中、英两国国旗和开滦旗帜,并张贴布告。齐尔顿(英人)任经理,毕祖培、甘伯(英人)任副经理,其他英籍六人分管管理处、港务监督室、船务处和秘书处等要害部门。港口广大职工刚刚摆脱了日寇的统治、迫害,又沦为英国资本家的奴隶。
1945年10月24日,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主席孙连仲派人到秦皇岛耀华玻璃厂接收。1946年1月15日,国民党中央经济部战时生产局以支持生产的名义,又派人从河北省政府接收人员手中劫去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并派龚祖同担任厂务主任。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在日伪统治时期的资金中、日各半,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日本股权,所以,原日资成为官股,另一半股权属于资本家所有,从此成为官商合办企业。1946年9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副院长翁文顺命河北省政府主席将耀华玻璃工厂原日本股票全部交给耀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从开始接收,经过多层次的重复接收到交接完毕,前后近一年的时间。耀华厂的商股也并非纯属于民族工商业者,其中大部是国民党官僚氏族所掌握,只是戴 了个“商”字的帽子而已。官商合办后,生产状况并不好。一些人为了迎接蒋介石的代表和美军洛基少将的视察,向蒋介石献媚,为国民党涂脂抹粉,对已议决停产整顿的工厂勉强维持生产,强迫工人加班加点,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不仅不增,反而长期拖欠。加上物价暴涨,实际上等于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工资,工人们不仅在精神上遭受折磨,在经济上再蒙受了重大损失,在那暗无天日的年月里,劳苦群众有理无处去讲,有冤无处去诉。
1945年10月11日,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派工程师张成格接收“华北车辆株式会社”,成立了“交通部平津区特派员办事处附属工厂管理处”,明确山海关工场亦归其管辖,但当时的山海关在八路军的控制下,虽然国民党将厂名改为山海关桥梁厂,但是他们可望不可及。到1945年11月16日,八路军主动撤离山海关之后,国民党进入桥梁厂,下旬开工生产时,由山海关铁路工务段段长宫世恩代理厂长。1946年3月7日,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派唐文悌、黄金如、张大兴等五人到山海关桥梁厂接收,任唐文悌为厂长。从此,山海关桥梁厂的广大职工群众又陷入苦难之中。
1945年11月,国民党政府经济部派员接管了秦皇岛发电所,到1946年3月,又由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接管,改名为“冀北电力公司唐山分公司秦皇岛办事处”。
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对秦皇岛地区的全面占领,国民党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建立,直接派人或设立专管机构,统治了地方工商各业。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对广大工人群众的剥削、压迫更甚,秦皇岛地区的广大工人在苦难的深渊中挣扎着。
三、恢复国民党工会
1946年春,秦皇岛地区各厂矿企业中原国民党工会旧班底的遗老遗少们,纷纷跳出来恢复工会组织,那些过去曾经与资本家同流合污的工贼和工人队伍中的败类,重新登上前台表演,充任了工会的负责人。国民党为了进一步统治工人,于4月26日上午9时,在河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兼公安司令公署会议室,召开了秦皇岛工运指导委员会筹备会,专员公署秘书张有琦代陶专员主持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专员公署第二科长田翰修、军警督察处长王汉昭,宪兵队班长孟甫生、警察所长杨国威、国民党七区党部书记刘大捷、三青团秦皇岛办事处主任王雷、开滦港口工务处长方宝珪、耀华玻璃厂厂长龚祖同和劳务主任张仲三、开滦路镇长郑荣余。会议十分明确地道出了成立“工运指导委员会”的 真实目的即镇压工人运动。主持人在会上的开场白自供说:“专署遵省府令,召集各有关机关组织工运指导委员会,意在预防工潮,纳工运于正轨。本岛开滦、耀华工厂工人为数至巨,应切实领导并增集工人福利,促进劳资协调,并设法抑止工人之非法罢工、怠工及各种越轨行为,以免受奸伪诱惑引起各种不幸之工潮发生。” 会上决定:“从即日起秦皇岛工运指导委员会即行成立,所有出席这次会的各单位人员都为委员”,明确了专员陶XX为主任委员, 国民党七区党部书记刘大捷为副主任委员。要求各厂矿企业“由本会督促迅速组织成立工会。”
1946年5月30日,国民党为了加强“工运指导工作”,河北省政府委任安辅廷为津唐区工运指导专员,张世森为塘大区工运指导专员,常介甫为滦榆区工运指导专员。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曾是镇压工人运动的急先锋、刽子手,随国民党南逃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们也随之窜回重操旧业。
在国民党滦榆区秦皇岛“工运指导委员会”紧锣密鼓地活动下,1947年9月14日,国民党临榆县总工会成立,地址设在秦皇岛海阳路电力工会院内,下辖开滦(港口)、冀北电力、耀华公司、长城、渔业、人力车、火车、粪夫八个基层工会。临榆县总工会设常务理事五人,他们是:曹锡銮(冀北电力)、王景瑞(长城)、 孙士河(开滦港口)、孙守珍(开滦港口)、张宏然(耀华公司),理事十人,候补理事三人。设常务监事二人,监事三人,候补监事二人。
各级国民党工会恢复之后,很快成为国民党镇压工人运动的御用工具。1948年,国民党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屡吃败仗,已近穷途末日,国民党临榆县总工会却于6月26日遵循国民党特区党部的指令,要全岛各级工会都组织“青年服务队”上街搞“劳军募捐”活动,将所“募捐”的款项购置了大量“慰劳品”,送至前方“劳军”。9月14日,国民党开滦港口工会开会,决议了“慰劳”国民党军队的办法,为了从工人的微薄薪金中强征暴敛,竟致函英人经理齐尔顿说:“煤场工人每人应摊(慰劳金)洋五分五厘,请开滦暂垫,然后扣还。”据不完全统计,国民党工会在1947〜1948 年解放前夕就先后组织“劳军”活动达六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