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9-17
一、区域概况
海港经济开发区由原北部工业区、临港物流园区及东部循环经济园区组成。该开发区西邻京津,东依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能够充分接受其辐射。同时,陆运、海运、空运相配合的交通优势满足了企业的物流运输需要。区内齐备的基础设施为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目前,海港经济开发区现有企业2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玻璃生产及深加工、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临港物流五大产业为主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其中,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首,行业迅速壮大,市场占有率、新产品研发数量、封装设备产量、拥有国家专利数量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二、区域集体协商背景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队伍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甚至整个区域产业生产和发展的前景,我们高度重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千方百计为广大职工群众办实事,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认真听取职工的呼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尽量做好职工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工资支付以及集体协商合同签订等方面的工作,职工队伍稳定,讫今为止区域内公司与职工之间没有发生一例冲突事件,没有发生上访、群访事件。
三、协商前准备工作
为了真正开展好工资集体协商,平衡好区域企业发展与职工收入良性增长二者关系,确保协商内容和目标符合企业实际,合同条款能够切实得到落实和履行,区域内各企业工会主席首先与董事长面对面沟通交流,说明开展工作集体协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列举部分区域企业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取得良好效果的实例,得到企业管理方的认同。同时,工会主席利用参加经理办公会的便利,阐述开展工作集体协商的目的和意义,全力争取得到企业行政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打好基础、铺好路。工会主席亲自部署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通过层层动员,广泛宣传,让职工了解开展协商的意义,打消职工的疑虑,积极主动参与协商工作。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的意见和要求,对区域内企业职工普遍关心的共性问题进行汇总和整理。通过基层职工民主推荐,公司工会审核,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产生协商代表,确保协商代表既能代表职工的意愿又要具备一定的协商谈判能力。在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形势,确定合理的工资涨幅和福利待遇。
四、协商具体过程
为构建本单位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河北省企业集体协商条例》《河北省集体合同条例》、《河北省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精神,结合本单位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双方就(工资标准)等问题进行集体协商。
1.要约。在本年度工资集体协商期满2个月内,首先由区域职工方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要约书写明准备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行政方接到要约书后,于1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形成职工方主动要约,行政方积极要约,上级工会整改建议,劳动保障部门监督检查的完整工作链。
2.选好协商代表。选好协商代表是保证协商工作的关键环节,在产生代表的过程中,经过员工提名推荐确定候选人选,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然后进行公示、发表承诺书。
3.征求建议。代表深入车间、班组采取询问、座谈等方式,广泛征求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职务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员工热点问题,参照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等参数,结合区域同类型企业上年度经营平均状况和本年度发展规划确定协商内容,为起草工资集体协商草案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4.起草文本。公司对搜集的有关资料和数据进行认真测算及梳理分析,特别对年度可能达到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及各类人员的分配比例进行科学测算,做到心中有数,并起草符合区域企业实际、符合职工意愿的协商文本草案。
5.发放资料。双方代表产生后,将调查数据、协商主要内容、协商的基本程序等,提前10天发放到双方协商代表手中,做好协商前的准备工作。
6.双方协商。协商条件基本具备以后,召开工资集体协商会议。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本着先易后难,求同存异的原则,对本年度的工资增长幅度、增长形式等内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在工资协议(草案)上签字。
7.民主决策。工资协议(草案)形成后,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
8.劳动部门审查。工资协议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7日内向当地劳动部门报送审核,并向总工会备案。在3日内向职工公布。同时,将协商过程的有关资料,分类登记,建档保存。
9.执行落实。区域企业依据协议条款认真执行。
五、协商效果
海港经济开发区虽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但很大一部分为小微企业,人员少、分布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十分困难,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因企制宜,指导企业科学地提出要约。一是对相对较大的企业进行专门协商。找准新兴企业聚集区,这里多是一些规模较大,人员较多的企业。为此,召开园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并就进一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征求了职工意见,确定了区域企业的协商内容和重点。河北羿珩、正德塑胶、博硕光电、博赫科技、瑞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协商重点是建立正常的工资调增机制,根据企业年经营情况确定了工资增长幅度在5%-12%之间;傲森尔、彬彬袜业、耀华工业技术玻璃在集体合同中进行了岗位工资制和计件工资的创新,逐年对岗位级别进行考核提升,考核合格增长5%左右岗位工资,计件工资随着完成质量与完成实效进行提升;高鹏泡沫、尼特公司重在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将利润10%左右进行月循坏预留,确保在不同状况下对工人工资做到基本保障。二是根据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开展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秦皇岛市再就业孵化基地是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有10余家企业。最初,我们在海港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企业的情况,将相关资料下发给企业主,根据其他社区的成功经验,指导企业与基地联合会签订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傲森尔、绿萝等企业又根据各自情况单独进行协商,分别签订了独立的工资集体合同。我们确定孵化基地为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典型试点单位,在工资集体协商推进过程中走在前列,并且操作严格规范,为其它试点企业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也为今后这项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经验。三是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分步实施,工作讲求严、细、实。相关领导多次召开指导员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共同研究协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事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北环路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业户分散、职工较少、工资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因企制宜,分类指导,使20余家业户达成共识,签订了行业性集体合同。四是开展测评,在区域协商企业中以不计名问卷的方式征求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过程和形式的意见及建议,重点测评职工对集体合同内容的满意率。测评结果显示,企业职工代表90%了解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对集体合同内容的满意率全部达90%以上,可见这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六、协商启示
工作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职工、企业双赢的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依法治区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依法规范、强化落实,为我区职工队伍稳定、社会经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