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工人运动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秦皇岛地区的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9-07


  一、工人运动一度受挫

  1926年初,在英、日帝国主义策划下,张作霖与吴佩孚两军阀以“反赤”为口号,联合进攻北方的国民军和南方的革命力量,张作霖的奉系军阀从东北方面由榆关(山海关)进抵秦皇岛,而后向西进攻国民军,3月,滦州(滦县)失守,国民军后退。10月,南方的国民军北伐进入武汉后,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人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引起了帝国主义的不安,英帝国主义的炮舰公然援助吴佩孚炮击国民军。1927年1月,英帝国主义又在汉口制造屠杀中国人民的事件。4月11日,蒋介石密令“已克服的各省,实行清党”,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举行了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血腥屠杀,制造震惊世界的“四一二”大惨案。

  在大革命失败的一段时间内,国民党军队尚未到达北方之际,河北省仍在奉系军阀统治之下,直至东北易帜前中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奉系军阀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投靠日本帝国主义,笼络国内封建势力,对共产党和国内革命人民更加疯狂地镇压。秦皇岛地区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随着全国全省的形势变化而发生了变化,公开的群众活动基本上被迫停止下来。

  1928年6月,国民党新军阀占领了北京、天津,并向冀东挺进,这时,奉系军队向东北溃退,他们明要暗抢,使冀东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未有的浩劫。7、8月间,国民党军队陆续占领了冀东全境,到12月底,张学良在东北“易帜”,挂上了 “青天白日旗”。

  秦皇岛地区是冀东的一部分,又是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要地。国民党军队进驻冀东以后,城乡人民所受的掠夺、剥削和压迫,较之旧军阀有过之而无不及。国民党在城乡滥发不能兑现的纸币、库券,无限制地增加种种税捐,还收编土匪扩充其军队,与豪绅、地主势力勾结一气,全面施行白色恐怖政策,疯狂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查封了各厂矿企业的工会组织。这时,所有压迫工人的反动势力,也乘机向工人群众反扑,剥夺了工人的言论、集会、结社等等自由。资本家、封建把头们借国民党的淫威,虐待、压迫工人的手段更加阴险毒辣。昔日山海关造桥厂、开滦秦皇岛码头、铁路等单位的工人们经过艰苦斗争取得的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一旦之间均被剥夺,年终花红、免票、休假等等一笔勾销,连开车工人的伙食补贴也给减了许多。北宁铁路拖欠工人工资达到三分之二,原来拖欠工人工资的长城煤矿竟达数月不给工人开支。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下,这段时间内秦皇岛地区呈现了一片白色恐怖,工人运动基本上无法开展,广大职工群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二、国民党控制的工会出现

  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新军阀在压迫和统治工人方面手段更为恶毒,他们在武装镇压的同时,还施以改良主义的欺骗政策。他们为了达到对付共产党和破坏工人运动的目的,直接派遣破坏工人运动的“干将”在各厂矿企业中组建他们的工会,从工人队伍中或从社会上搜罗一些败类、地痞、流氓,充任工会的头面人物,这种工会实际上是国民党和资本家共同豢养的专门从事迫害工人群众的组织。有据可数,到1929年底,山海关桥梁工厂、开滦秦皇岛经理处、耀华玻璃厂、柳江煤矿等企业中都建立了这类工会。这些工会都做了些什么?他们高唱着“劳资合作”“阶级调和”的调子来麻醉工人,松懈工人斗志,阻止和破坏工人运动。 秦皇岛开滦经理处工会从1929年5月筹备,7月28日正式建立以后,到1932年8月,经过五次“选举”和换届,执委委员和监 察委员的主要成员基本没有更换,每次换届的入选名单,有时是国民党当局与资本家联合提名,再让工人群众“选举”,有时是让工人群众先选举而后由国民党圈定,总之是让谁当工会头头完全操纵在国民党的手中。组织上是如此,工作上根本就不是代表和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的。他们为了取得工人的信任而不被推翻,在国民党和资本家允许范围内也曾替工人说了一些话,办过一些事。如转达工人的要求,参加劳资谈判、签订协约等。但是,当工人们反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斗争将要形成罢工风潮之时,他们则转身站到资本家利益一边,进行釜底抽薪,起资本家起不到的“灭火机”作用平息工潮。形式上好象他们是在组织领导工人向资本家做斗争,实则他们是在维护资本家的根本利益。

  1928年10月16日,国民党为了控制工会,阻止工运,由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国民党工会及工人之告诫书》,告诫“工人万不可听人诱惑以蹈怠工、罢工之歧途,否则谓之反人民、反社会,而其后果则必受社会严格之制裁”,还告诫工人说:“国民党对于罢工之处置,无论釆取何种方式,均为国法权所许而为适应社会要求与人民需要之正当行为。”由此不难看出,国民党组织工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工人,把工人的行动控制在他们允许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岀这个范围,他们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和形式对工人施以残暴的镇压。正如中共顺直省委12月扩大会议所指出的“国民党组织工会,是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领导工人往‘和平合法'的路上走,使工人承认资本主义制度,承认资产阶级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在劳资合作、阶级调和的原则之下来反对工人的斗争。”

三、日伪工会的建立与垮台

由于国民党釆取“绝对不抵抗”的政策,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沈阳的东北军发动突然袭击,迫使东北军撤至山海关以西,东北三省遂沦于日军的铁蹄之下。1931年10月10日,日本海军在秦皇岛码头停靠军舰,对秦皇岛地区进行了军事侵袭。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成立了“满州国”傀儡政府。从此,秦皇岛地区长城以外的大片土地沦陷于日寇,日本帝国主义大批军人驻于山海关城外的东罗城,设立了一系列军警宪特机构,与东北的铁路、交通、邮电完全中断,山海关从此也变成了所谓的国境线和出入境的鬼门关。1933年1月3日,山海关全部被日寇占领,4月15日,国民党军队撤出了秦皇岛,16 日就被日军侵占,同日抚宁失陷,日军连夜攻占了北戴河,4月17 日,昌黎失陷,19日,日本支持的伪军李际春部占领昌黎,组织 临时伪政府。到5月9日,卢龙、迁安全被日寇占领,至此,滦河以东地区已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野蛮统治和对人民群众的血腥镇压,使秦皇岛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惨重损失。铁路停运后,开滦煤长期运不出去,柳江煤矿半开半闭,有些厂矿停产减员,许多工人失业,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由国民党军阀的残暴镇压下又转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屠刀下生活。1933年5月31 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竟将滦东、滦西地区不准有国民党所属工会活动列入协定之中。因此,汉奸李际春于同年7月15日下令解散所有的厂矿企业工会组织。由于当时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日伪政府和开滦英资本家都各怀鬼胎,对于在工人中建不建工会问题进行着明争暗斗。虽然 《塘沽协定》规定了滦东、滦西地区不准有国民党工会活动。但是,国民党河北省政府却在暗中恢复矿区的工会组织,还专门给开滦 发通知,要求恢复工会进行工作。而日本人则一手高举《塘沽协定》要挟国民党政府严格执行,另一手是他们自己为了便于镇压和笼络中国工人,暗中支持汉奸赵大中于1934年3月在唐山组织了 “河北省战区工人联合自治总工会”,赵大中(满州军旅长)自任总会长。当月28日,派唐山矿“工人自治联合工会”总部的伍庆芝、崔振二人,来秦皇岛会见开滦港口和耀华的工会负责人,邀请他们参加反对国民党的新运动,由于他们之间派系不同,当即拒绝参加和派代表去唐山。汉奸赵大中是日本人的代言人,碍于《塘沽协定》的约束,日本人又不敢公开承认赵大中组织的伪工会,只好忍痛与国民党齐喊赵大中组织工会是非法活动。汉奸滦榆区陶专员虽是赵大中的同类人物,但亦不敢公开支持,赵大中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4月9日,唐山市国民党军警在取得日本人默许下大举岀动,一天之内,唐山所有的伪工会全部土崩瓦解, 有的伪工会干将被抓捕,赵大中受通缉跑到天津被日本人保护起来,秦皇岛地区原有的工会组织也随之被取消。由于国民党工会曾经为资本家的利益效过大力,因此,开滦秦皇岛经理处与工会秘密协商,情愿摘掉国民党工会的牌子,人员不散,机构不撤,在隐蔽中保留下来。从而开滦秦皇岛经理处工会成了名亡实存的 “私货”,这对当时秦皇岛地区各厂矿影响较大,有的比照开滦秦皇岛经理处工会的样子保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