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9-01
港口工人罢工是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五矿罢工是指开滦管辖的唐山、林西、赵各庄、马家沟矿和秦皇岛经理处。震惊中外的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爆发于1922年10月23日,历时28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万多人,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五矿同盟罢工是由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的,王尽美是五矿同盟罢工总指挥部的重要领导成员,分管秦皇岛地区工作。山海关铁路工人罢工胜利结束后,王尽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秦皇岛,指导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经理处秦皇岛矿务工友俱乐部的工作,组织发动港口工人迎接工运高潮的到来。
一、罢工的起因及其发展
开滦工人生活之苦,工资之低,早为社会所熟知。矿务局创办时,每年赢余不过百万,尚能参照资本主义工厂法规,星期及节假日照发工资,年终另加一个月偿金。1900年以后,矿务局被英国资本家霸占,年盈余已过千万元,他们不仅不谋改善工人生活,反把既定的一些工人福利待遇取消了,开滦英国资本家无比凶狠地榨取中国劳动者的血汗。开滦工人为谋求生活待遇的改善,曾经自发地进行过多次斗争,1920年、1921年唐山、赵各庄、林西、马家沟各矿罢工斗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开滦英国资本家对付工人的手段主要是武力镇压,强制工人就范。不惜增加数万元开支,扩充矿区保安警察,加强管制,限制工人集会、罢工,但是镇压并没有使工人屈服。相反,工人的反抗精神更加强烈。秦皇岛港口工人在此期间虽然没有开滦各矿那样规模的罢工斗争,但他们对英国资本家的不满,同样与日俱增。全国工运高潮波及唐山、秦皇岛地区,尤其是山海关、唐山铁路工人罢工的胜利,使开滦工人再也不能平静下去了。
9月,开滦唐山机器厂发表《致开滦工友书》,号召组织起来,10月初成立“开滦五矿工人联合总会”,10月15日,邓培(中共唐山地委负责人)在唐山铁路制造厂召集开滦五矿工人代表会议,秦皇岛矿务工友俱乐部委员长廖鸿翔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拟定了《开滦五矿工人联合请愿书》。次日,秦港工人代表廖鸿翔同唐山各矿代表一起,向开滦总矿师杜克茹(英籍)递交了《联合请愿书》,请愿书包括以下六项:
(一)加薪。分为三等:15元以下者应加三成;15元以上者应加二成;50元以上者应加一成。
(二)工人年尾应照庚子即1900年前例给回一月偿金。
(三)工人每月四星期及年节停止工作,应援庚子前例给回工资。
(四)工人煤条及慰劳金应与员司一律偿给。凡工人每月有12 元薪金者,应得享此条件。
(五)工人在局过25年者,应给养老费,并须照原薪支给,倘无大过,不得借端开除。
(六)工人因公受伤,应给回工薪,倘遇因公致命者,应酬给恤金,该恤金须照月薪计,最少补至五年,应作一次补足。
开滦工人的合理要求,遭到英国资本家的蛮横拒绝。10月20 日,开滦矿务总局发出布告,一面用“打算给赚小工钱的人,加点工钱”,引诱工人“规规矩矩”做工。一面诬赖工人听信外人鼓动,“扰乱地方”,并威胁工人说:“用扰乱的举动,想得到什么好处是一定办不到的”,“出了乱子,警察一定是要严办的”。
10月19 日,开滦工人在唐山举行大会,正式成立五矿工人俱 乐部。五矿工人俱乐部是五矿工人联合会的公开形式,也是开滦五矿罢工总指挥部,成员包括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共唐山地委部分成员和开滦矿(港)工人代表。10月22日,五矿工友俱乐部在林西召开各矿代表联席会议,会议期间矿方竟悍然扣留林西矿6名请愿工人代表。面对英国资本家的严重挑衅,五矿工人俱乐部决定于23日举行五矿同盟总罢工。
在五矿代表向矿方送交联合请求书的当晚,秦皇岛开滦工人在开滦港口机器厂西门外广场举行露天大会,这次大会“秩序严整,情形悲壮”,王尽美、孟学成(秦皇岛矿务工友俱乐部领导成员)和唐山各矿以及铁路工人代表参加大会并讲话,号召码头工人同各矿釆取一致行动。大罢工的当天,秦皇岛开滦工人在东大庙集会,会上宣读了《开滦五矿总罢工宣言》和《致开滦矿务局总经理函》,提出每装卸一吨煤炭增加工资一分钱的要求。罢工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包围了经理处英人经理齐尔顿的办公大楼(今老港区引航公司办公楼,始建于1904年)。上班时间除写字员、航务处员司、技术员以及包工头,全都拒绝工作。由于更夫参加罢工行列,港区各处均由俱乐部组织工人纠察队担负守卫巡逻。
罢工的第二天,五矿工人俱乐部在致天津开滦矿务总局总理的函中,提出在联合请求书所提的六条外增加四条,包括开滦应承认五矿工人俱乐部有权代表全体工人,厂矿雇佣或开除工人须经工人俱乐部通过,罢工期间工资照发等。开滦工人请愿以至罢工,最初目的是以经济斗争为主,要求增加工资,以维持起码的最低的生活需要。正如联合请求书中所陈述的那样,“当今百物腾涨,价值倍增,以工等平日所藉之薪资, 断非今日所能支持家计。”所以工人称这次斗争为“救命的运动社会舆论也多支持工人的合理要求。10月25日,《泰晤士报》在《开滦同盟罢工已爆发》一文中说:“这次开滦矿工潮酿成,详加 剖析,实由经济压迫,待遇不良的缘故,并无丝毫别的用意,看他们那可怜的条件,就能真相灼见了。” 10月28日,《大公报》在报道开滦罢工消息中说,这次开滦工人是“进行待遇改良工资加增之运动”。但是英国资本家却别有用心地在罢工起因上做文章。10月20日,开滦矿务局的布告一开头就造谣说:“现在有一般人,因政治的关系,为他们自己的好处来到此处,鼓动尔等工人扰乱地方。”接着他们又千方百计搜集所谓过激派煽动的证据,最后他们干脆称某些罢工领导人布尔什维克化了(注:参看1922年开滦罢工日记)。英国资本家极力歪曲事实,编造出罢工系由过激派煽 动,无非是为镇压罢工制造借口,在政客、军阀、警察中多拉几个同盟军罢了。
二、开滦资本家阴险的两手
10月19 日 ,开滦总经理杨嘉立在给秦皇岛开滦经理处代经理寇伯理的信中,露岀他们对付工人的凶险面孔。他说:“我们的策略等于让他们看到一手持棍,另一手持糖。当你要使用棍子时,你应该釆取适当强硬的腔调,当你施展用糖的手段时,你可以随意装出柔和友好的面孔来。”唐山开滦总矿师杜克茹和秦皇岛代经理寇伯理是杨嘉立政策的忠实执行者,而他们主要的一手就是武力镇压。
10月17 日 ,杜克茹去天津同杨嘉立商谈应付工人请愿的对策,并会同总局协理王劭廉会见直隶警察厅(驻天津)厅长杨以德,要求警方用武力制止工潮发生。杨以德表示完全支持,立即由天津派遣警察200名,到唐山协同矿区警察加强戒备。杨以德是开滦英国资本家重金收买的忠实走狗,镇压开滦工人罢工的刽子手,他同英国资本家完全用一个腔调鼓吹武力镇压并亲自到唐山坐镇,在省政府多数官员主张以调解手段解决工潮时,他却为杨嘉立(英籍总理)献策,让英领事出面向政府施加压力,并鼓动省长下达逮捕罢工首要的命令。因此深受英国资本家的赏识,即使当杨以德因在唐挥舞屠刀遭受八方责难四面楚歌时,杨嘉立仍坚持继续把赌注押在杨以德身上。杨以德则向英国资本家保证: “他下决心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即使牺牲他的职位。” 10月29 日,杨嘉立在给杜克茹的信中庆幸地说:“他(指杨以德)已深深陷入我们的策略中而不能脱身。”就在杨以德、杨嘉立结成反动联盟的同时,开滦又分电曹昆、吴佩孚和直隶省长请求加派军队,联合镇压工人罢工,并紧急向英、美驻军求援,至10月29日,到达矿区的军警达三千人以上。10月31 日,曹昆又令彭师、董旅加派军队上万人驻唐镇压(注:彭师,师长彭寿华。董旅,旅长董政国)。
英国资本家对付工人的另一手,就是以微小的让步涣散工人的斗志。起初许诺挣30元以下工资的工人,增加10%的工资,以后扩大增加工资的范围到百元以下。10月19日,杨嘉立给秦皇岛开滦经理处代经理寇伯理(英籍)的函中,又许诺将储蓄会的慰劳金权利给与秦皇岛工人。(注:开滦准许工作3年以上正式职工参加储蓄会,每月储蓄工资的55%—10%,规定退职时可得储金本利以及同等数目的慰劳金,但因规定许多不得享受的条件,以及货币不断贬值,许多职工连本金也收不回来。)用增加些工资或少许福利,约束工人在他管辖下安分作工。英国资本家还釆取离间分化、经济围困以及造谣破坏等手段来扼制工人请愿。但是,资本家的多种阴谋均遭到开滦工人的坚决抵制。
三、激烈复杂的斗争
开滦英国资本家有在1920年镇压唐山罢工的经验,又有其本国对付罢工的经验,英国是工业发达国家,罢工多发地区之一,杨嘉立等一伙既熟悉开滦情况,更了解英国底细,他们对付罢工的手段可以说是中英结合的。开滦工人面对这样凶狠、狡猾而又经验丰富的对手,决定了这场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难以在短期内见分晓。
罢工第四天,唐山发生警察镇压开滦矿工罢工的流血惨案。当开滦工人游行示威抗议警察逮捕工人纠察队员时,警察向游行队伍开枪,工人不畏强暴与警察展开搏斗,相持约3小时。工人当场被打死2人(又说6人),重伤7人,轻伤57人。为此,秦皇岛开滦工人对反动当局的血腥镇压无比悲愤。王尽美同志连夜为秦皇岛工友俱乐部起草了《秦皇岛矿务全体工人痛告国人书》。书中揭露了工人横遭暴行,“一时儿啼妇哭,惨不忍闻,死伤枕藉,目不忍睹”的惨状。痛斥反动派“竟在民国里演出此无法无天之惨杀案!”最后表示“决不畏缩,决不为恶势力所屈服…除非把我们全体都打死,不然还留我们一人活着,也要为死者报仇和他决 战。”呼吁全国各界同胞一致主持公道。京奉铁路山海关工友俱乐部为支援开滦五矿工人罢工,也发表了《痛告全国同胞书》。10月 28日,五矿工人在报纸上刊登启事,针对警察惨杀工人事件,提出三项要求:(1)此次被打身死的工人,须按西人被中国人打死的身价同等赔偿;(2)受伤残废,终身不能工作者,须永给全薪养其终身,并须另给医药费五百元;(3)保安警察立即撤退,并须向工人谢罪。五矿工人还向北洋政府参议院控告杨以德,并通过报纸谴责反动军警在唐山镇压矿工的暴行。一时杨以德成了众矢之的,十分狼狈,以致不得不潜回天津,暂避锋芒。
开滦资本家极力把工人罢工渲染为一次政治事件,为扼杀工运寻找借口。王尽美同秦皇岛工友俱乐部成员揭露开滦资本家的阴谋,教育港口工人提高警惕,加强内部团结,严格遵守纪律,统一行动,不给反动派制造口实的机会。工人俱乐部为罢工会员制定三条规则,相约共同遵守:(一)委员会的一切决议,由委员长执行;(二)凡会员均须服从委员长的命令,没有他的命令,不得有任何行动;(三)凡会员须执行并严守他们的职责。为了防止反动势力对罢工的破坏,罢工委员会(即工友俱乐部)设纠察部,负责纠察外奸乘机破坏港区重要物件,以及破坏罢工等行为。设调查部,负责调查内外奸细情况。秦皇岛工友俱乐部组织严密,纪律严格,斗争讲究策略,“一切举动文明”,虽然罢工较唐山各矿更长,但反动军警无隙可乘,即使是发生“李克碑(英籍)事件”,开滦英国资本家要求逮捕首要,并多方施加压力,而临榆县警察局却一拖再拖,罢工期间未见行动。
“李克碑事件”是在开滦工人罢工不久,开滦矿务局为了应急, 从天津雇佣一批工人分往各矿,秦皇岛经理处前后接收二百多人。这批工人技术不高,情况不熟,无法顶替重要岗位,开滦当局又分派外籍职员顶岗,因人数有限,仍无济于事。开滦总经理杨嘉立曾电令开滦秦皇岛代经理寇伯理,拟用航务员司搞运输。10月 27日,寇伯理在回信中叫苦,说他们设置的力量还不够保护路轨和机车,如果搞运输一定会遭到可笑的失败,事实果真被他言中。11月10 日,寇伯理指派车务处处长李克碑带京奉铁路司机到港口抢拉空车皮,工人纠察队发现后立即制止,并将李克碑及铁路司机一同带往工人俱乐部处理,寇伯理等用外籍人员搞运输破坏罢工的图谋破产。英国资本家利用这个事件造谣诬陷,说俱乐部纠察队员对李克碑“击头、缚手、唾面,幸未成伤。”交通系工贼 和一些反动报纸也借机煽动。为了回击反动派的诬陷,秦皇岛矿务工友俱乐部发表了《声讨工贼的公启书》,澄清李克碑事件的真象,揭穿英国资本家和工贼“因风点火,借端诬陷”,破坏罢工的阴谋。但英帝国主义分子不顾事实,一再向直隶省警察厅和直隶省长施加压力,蛮横地要求逮捕肇事者。11月11日,直隶省警察厅指令临榆县警察局“严行缉凶”。临榆警方在逮捕时机上同英国人发生分歧,英国人想藉逮捕促成秦皇岛罢工早日结束,而临榆警方却耽心逮捕会激怒罢工工人,使局面不可收拾。由于工人的坚决抵制和警方的拖延,英国资本家以逮捕促复工的奸计终未得逞。
开滦工人工资低微,罢工后断绝收入,生活立即成了问题,特别是外工。英人总经理此时又悍然指令包工停止供应罢工者伙食。如何解决千百罢工者的吃饭问题,是罢工能否持续下去的关键。工友俱乐部对罢工者的伙食作了妥善安排,俱乐部开设粥场,供应罢工工人的伙食,并在工人中开展互助和自救。上级党组织及时组织各地对五矿工人罢工进行支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向全国各地发出呼吁书。书中列举外国资本家和军阀、警阀相互勾结、横行霸道,欺压工友,摧残我同胞的罪行,呼吁全国工人同开滦五矿工友一道“为生存而战,为自由而战,打倒军阀、警阀,打倒外国资本家!”五矿罢工不久,各地纷纷发来函电给以声援或经济援助,其中有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粤汉铁路总工会、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处、广东海员工会、汉口工团联合会、上海纺织工 会、烟草工会、安源矿工人俱乐部、长辛店工友俱乐部、山海关铁路工友俱乐部、唐山京奉路制造厂职工会、启新洋灰公司工人团、华新纱厂工人团、唐山大学学生赈工会以及津浦铁路和北京等地的一些工会组织。据北京《晨报》报道,截止10月31日,收到各地捐款达2.6万元。11月11 日,山海关铁路工友俱乐部一次就向秦皇岛港口工人捐款500元。唐山交通大学学生组织20多个募捐小组,分赴京津沪等地为五矿罢工者募捐。校方釆取开除学生代表等高压手段,试图压服学生停止活动,学生以集体罢课形式,同反动当局周旋。秦皇岛、山海关各界以个人名义捐款大有人在,秦皇岛海员公司李某向工人捐助了米、面、钱、并赠给俱乐部一面写有“劳乐”二字的大旗。海外华侨,香港、新加坡等地劳工组织也进行了捐助。各地多批捐款,减轻了罢工工人生活困难,鼓舞了斗志,粉碎了矿方以饥饿手段扼杀罢工的幻想。
应该特别提及的是秦皇岛工友俱乐部在发动外工方面,同其他各矿釆取不同策略。工友俱乐部集中力量控制了港区所有要害部门,包括水、电和机车。而对大部装卸外工并不着力动员他们集体参加罢工。而是争取他们同情和支持。他们既然仍听包工调派,包工就没理由停供伙食,外工人数众多,解决几千人吃饭是一大难题,这就减轻了俱乐部经济上的压力。由于港区内机车不动,再加停水、停电,无论煤厂、码头都既不能装、也不能卸,几千装卸外工实际上不罢(工)也罢(工)了。即使资本家想用外工搞些临时工程,也因包工手下的工头态度暧昧签不成新的合同。 工友俱乐部做了工头的工作,工头看俱乐部的眼色行事,他们只承担原订装卸合同的义务,不肯接受新的任务。这样一来,资本 家和包工赔了伙食费,而他们所想干的事却干不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后工头联名在报上发表感谢信(注:见1923年2月10日《泰晤士报》)说,感谢陈、杨、纪三大包工头在无工可作的情况“如此巨大慈善”,对装卸外工给以“良好照顾”。测其用心无非是向包工头表白忠心,以期包工头对他们在罢工期间脚踏两只船的行径给予谅解。
罢工僵持到20多天,矿方损失巨大,港口存煤甚多,不能装卸,致使18艘煤船滞留港口不能起航。英国资本家眼看有船不能接、有车不能卸着急,其属下高级职员也因停电、停水生活窘迫而苦恼,因此矿方急于寻找出路结束罢工。11月10 日 ,开滦总经理杨嘉立在给英国公使代办克莱夫的信中说:除非警方“采取更坚决手段,扑灭暴力主义”,哀叹目前“唯有对提岀的每项要求让步,才能获得解决。”另一方面,仍在坚持罢工的工人,其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虽有俱乐部组织救济,但各地捐款终归是杯水车薪,而且难以为继。仅秦皇岛港口工人中靠借当维持生活者达四、 五百人。天气日渐寒冷,缺食少衣,旷日持久,对坚持罢工将更不利。就在劳资双方都在寻找出路和时机以图尽早结束罢工时,一个诡秘人物出场了。他就是天主教荷兰籍神父薛礼渊,薛同唐山开滦总矿师杜克茹私交甚厚,同工人也常来往,他经常利用传教的机会劝说工人听天由命,安分守己,有时也祈求资本家向工人发些“善心”,所以他自称是劳资双方两面的朋友。在罢工相持的关键阶段,杜克茹想起薛礼渊,并选中他充当复工的说客。薛果然“不辱使命”,他邀见各矿罢工工人代表,“经常一天数小时地劝告罢工首领们,使他们了解他们的行动是‘违法'的,并使他们许多人睁开眼睛看清这次罢工确实是属于布尔什维克性质的。”(注:见1922年11月15日杜克茹致杨嘉立函)在薛的劝说和威胁下,赵各庄、林西矿一些害怕受牵连的罢工首领开始动摇了。薛把罢工首领的反映,复工的急切心情和他们的困难处境一一秘报给杜克茹,从而使英国资本家能够切实制定诱迫工人复工的新策略,并保持强硬态度到终结。薛礼渊在关键时刻分裂工人阶级队伍,帮了资本家的大忙。杜克茹称他是“多方为矿务局效劳,既有才干,而又忠实可靠的朋友。”杨嘉立称赞他是“完成如此困难使命的一个杰出人物。”而薛礼渊却不肯接受英国资本家的赞誉和奖赏,他坚持要继续留在幕后,竭力避免在工人面前暴露他这个“知心朋友”的真面目。
四、秦港工人坚持罢工到最后
当五矿罢工队伍中出现一股逆流时,英国资本家乘隙加紧策划。他们做些让步的恣态,把增资百分之十的面由三十元以下扩大到百元以下,并允许按其指定日期复工者发给七天工资。他们指使一些人在唐山砸了俱乐部的粥棚,断绝罢工者的伙食;威胁和搜捕罢工首领并乘罢工首领躲避之机,诬陷他们携款潜逃,在工人队伍中制造矛盾。他们还谎传俱乐部复工命令,诱骗一些工人提前上工。对罢工最力的秦皇岛港口工人,英国资本家着重策划使用武力镇压。11月15日,开滦总经理杨嘉立密令秦皇岛经理处经理“迫使当地警察官员采取强硬手段”。17日,又电令唐山开滦总矿师杜克茹“敦促杨以德将军对秦皇岛釆取更有力的行动”。当时,临榆县往秦皇岛加派警察80名。临榆县警察局长和县长一同来港口,并在东大庙召集工人开会。采取威逼利诱软硬兼施手段让工人次日复工,资本家还在“全福楼”饭馆摆下酒席准备“欢迎”复工工人代表。但港口工人“仍抱本我全体劳动之精神, 以与资本家奋斗之宗旨,决不开工”(注:引文见1922年11月28 日《泰晤士报》)。11月18日,绝大多数工人都未按限期上工。工友俱乐部成员和罢工骨干接山海关工友俱乐部关于官方要大逮捕的密信,均转移到山海关暂避。当时有段歌谣说:“于富恩,来报告,十人团,把人叫,大伙集合东大庙,过石河,爬铁道,俱乐部去报到,砖瓦窑里把饼烙。”俱乐部指的是山海关工友俱乐部,于富恩是俱乐部的联络员,这段歌谣反映的是港口罢工领导成员和骨干在山海关工友俱乐部的掩护下,抵制复工的情况。当时罢工工人不是闭门不出,就是躲到乡下,一时道路绝迹,街市萧条。这时,唐山各矿已从16日起陆续复工。开滦总矿师秘书斯诺在《一九二二年开滦罢工日记》中是这样写的:
罢工第二十五天(11月16日)赵各庄矿已复工……
罢工第二十六天(11月17日)矿工罢工最后一天,秦皇岛除外……
罢工第二十七天(11月18日)全矿区开始工作,只有秦皇岛例外……
罢工第二十八天(11月19日)也是最后一天,秦皇岛仍例外……
这份日记反映了英国资本家对于秦皇岛港口工人犹在例外地独立支撑罢工的忧虑和焦急。更使他们感到意外的是秦皇岛工人代表在他们眼中是那么年轻,那么幼稚(注:在面见开滦总矿师 的8名代表中,秦皇岛工人代表廖鸿翔是最年轻的一个,当时只有25岁。开滦资本家说他“似乎是从最简单的人们中选出,外表象大孩子,并很朴实),而他和他们工人弟兄却又那么坚决,那么不肯妥协。
由于唐山矿区全面复工,秦皇岛工人陷于孤军作战,英国资本家得以用主要力量对付秦皇岛。工友俱乐部考虑继续坚持多有困难,不仅对争取更多经济利益无益,而且对工人阶级团结不利,于是下令复工,20日港口恢复工作,罢工长达28天之久,沉重打击了英国资本家和反动军警势力,争得部分经济待遇的改善。
五、罢工的意义和作用
港口工人参加的五矿大罢工虽然没有完全实现它的目的,但是它的政治意义以及它的深远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首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唐秦地区工人阶级迅速觉悟和团结起来,形成一支强大的有严格纪律的能战斗的政治力量。在罢工中不仅提出经济要求,同时也喊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争取民主的政治口号,壮大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声势,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次五矿大罢工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五矿大罢工给予高度评价,肯定这次罢工的重大政治意义,并给予政治上支持和经济援助。这次罢工在资本主义国家尤其在英国引起强烈震动,在议员们一片指责声中, 英国工党政府被迫在国会进行答辩,执政大臣被质问得理屈词穷, 狼狈不堪。五矿大罢工好象一声炸雷,响彻中国北部,波及国内外,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上光辉夺目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