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8-31
党的“一大”把建立各级工会特别是产业工会做为党的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立即于8月中旬在上海建立专门指导工人运动的合法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设立了分部,接着在各地着手筹建工会组织, 重点是铁路、海员、矿工等。
中国工人运动初期,“工人俱乐部”这一名称相习成风,成为当时全国各地(广州除外)工会通用的名称。1922年4月9日,长辛店铁路工人成立工人俱乐部,这是中国北方成立最早的基层工会组织。
杨宝崑等共产党人到山海关后,把提高工人觉悟,帮助工人组织起来做为首要任务。长辛店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的消息传到山海关,给山海关铁路工人很大启发,组织起来的要求更加迫切。1922年6、7月间,陈为人、安体诚来山海关巡视,他们根据工人的要求,派出工人崔玉书去长辛店学习办工人俱乐部的经验,同时筹建俱乐部的工作也在抓紧进行。为争取合法地位,杨宝崑联合佟惠庭、崔玉书、景树庭、杜希林、李连生、朱凤梧、焦文焕、王化山、崔润田、童荫生、高桂林、任荣华、张茂存、郑万寿等人作为发起人,向县衙门要求成立俱乐部,曾由积极分子孙效先写了几次禀帖,都未获准。最后一次是安体诚帮助写的。当时直系军阀吴佩孚收买人心,提出四大政治主张,其中一条是“保护 劳工”,安体诚利用这一欺骗性的口号,着重说明俱乐部是工人共同娱乐的组织,据理力争,不到三天就得到知县张光照的批准。
为筹建俱乐部,杨宝崑召集部分积极分子在太平胡同11号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学习长辛店的经验,研究和通过工人俱乐部组织法。1922年8月15日,山海关京奉铁路工友俱乐部正式成立, 民主选举了俱乐部领导机构。俱乐部委员17人,组成工友俱乐部委员会,他们是:交际委员杨宝崑、焦文焕,会计鲁懋堂,庶务杜希林,总干事刘武、李连生、任荣华、宁潜湘,委员长佟惠庭,副委员长景树庭。俱乐部地址在山海关南关庆福里。山海关京奉路工友俱乐部建立不久,北方党组织就派王尽美同志到山海关领导工运工作。王尽美同志到山海关后十分重视工友俱乐部的建设,帮助杨宝崑等按京奉路唐山制造厂的经验,强化俱乐部的领导机构。俱乐部内部设立秘密工会,委员长佟惠庭,委员杨宝崑、鲁懋堂、杜希林、李跃东。一些较大的问题都先交秘密工会研究,有了比较集中的意见再召开俱乐部委员会讨论。成立俱乐部时发展部员1000余人,铁工厂有90%的工人参加。铁路工务、工程和火车房也都有人参加。工友倶乐部在工人中建立十人团,每十人设一干事,一百人设一总干事。俱乐部内设舞台、说书场,搭了天棚,吸引许多工人在班后到这里看报、学习、下棋、说唱,俱乐部是工人娱乐的场所,又是教育工人的课堂。
1923年1月,京奉铁路总工会成立。之后,山海关工友俱乐部改称京奉铁路总工会山海关分会。
山海关工友俱乐部成立不久,王尽美又直接领导了秦皇岛港口工人建立俱乐部组织。9月初,“秦皇岛矿务工友俱乐部”成立,部址设在鲜果市街6号,成立时港口工人选举产生了俱乐部领导机构。委员长廖鸿翔,副委员长孟学成,委员刘朝栋、孙德仲、景学周、薄以山、郝辅卿等,俱乐部发展部员1200多人。
山海关和秦皇岛两个工友俱乐部,是秦皇岛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早的工会组织。这两个俱乐部的建立,不仅为地位低下、生活单调枯燥的穷苦工人提供了学习和娱乐的场所,同时也使被 分化割裂孤立无援的工人联合起来,结成一个能够维护自己阶级 利益的坚强团体。两个俱乐部成功地组织和发动了铁路和港口工人大罢工,为工人办了许多好事。1923年1月向部员颁发证书。证书正面印有“世界的工人们联合起来呵!”的标语,背面印有规约: 一、拥护工人的权利;二、注重对内对外的联合;三、实行互助发展劳动神圣的精神。部员对证书十分珍视,尽管俱乐部以后被反动军阀查封,卢瑞兴、高文仲等老工人仍冒险把证书保存下来, 直到解放,充分表现了广大工人对俱乐部的真诚拥护和深切怀念。
1922年9月,在铁路工人酝酿罢工过程中,王尽美、杨宝崑及时发展佟惠庭、刘武入党,组成以杨宝崑为组长的党的秘密小组。小组成员经过前段斗争经验,阶级觉悟不断提高。在俱乐部中担负要职。党小组的建立为开展俱乐部活动,加强党对工运的领导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