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工人运动史——马克思主义在秦皇岛地区的传播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8-31

  1917年,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加快了世界革命的进程,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站在斗争最前线。革命先驱李大钊,是当时北方创立进步组织、积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领导人,建党前后曾多次到秦皇岛地区从事革命活动。他的家乡临近昌黎县界,在他返乡避暑或避难时,大多在昌黎五峰山居住,并在这里写出许多研究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19年,李大钊参加和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又集中全力同胡适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论战。胡适在刊物上发表了《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李大钊以致胡适的公开信《再论问题与主义》批驳了胡适的种种谬论。这篇公开信就是李大钊在昌黎五峰山避暑时写的。接着又在五峰山写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任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负责人,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曾几次派出党内同志到山海关秦皇岛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1924年,李大钊为躲避北洋军阀的缉捕,秘密来昌黎五峰山隐居,在此接中央紧急通知,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这个期间曾得到秦皇岛地区人民和一些上层人士的掩护和资助。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受党的派遣,来秦皇岛地区,到铁路、港 口、工厂宣传马克思主义,撒播革命火种的共产党人还有杨宝崑、 王尽美、安体诚、陈为人等人。

  杨宝崑,天津人,中共党员。1921年8月,受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派遣,到山海关工作。经其妹夫张胜祥介绍,进了山海关铁工厂。他以作短工为掩护,经常利用工作之便,通过串门、谈心、拜把兄弟等方式,团结工人群众,介绍进步书刊和长辛店经验,宣传马克思主义。

王尽美,山东省莒县人(现诸城县)。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 一。1922年8月,在党的北方领导人李大钊的统一安排下来山海关,指导这一地区的工运工作。他住在老工人家,常常和工人谈心,唠家常,交朋友,很快地在工人群众中扎下根。

陈为人、安体诚两位同志是李大钊通过北洋政府交通部长高恩洪的关系,以铁路密查员的公开身份派往京奉路开辟工作的。他们在1922年的夏季,曾到山海关铁工厂指导工运。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指出,举办工人夜校,提高工人觉悟,是组织产业工会过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根据党的决议,杨宝崑到山海关不久,就在工人的支持下,在山海关铁工厂办起工人夜校。学员都是铁工厂和铁路各站段的工人。山海关铁工厂工人夜校办得早,持续时间长。山海关工友俱乐部成立后,工人夜校由俱乐部主办。1924年建立中共山海关特支,工人夜校在特支领导下继续开办。在工人夜校担任主讲的,先后有杨宝崑、王尽 美、李培良、王玉田、刘玉堂等。各个时期的学习内容不同,而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觉悟这个主题不变。他们经常结合实际通俗地讲解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各地工人运动的经验,使工人群众懂得许多前所未见、未闻的事理。尤其是王尽美的讲课,精辟透彻,有理有据,更受群众欢迎。早期在山海关铁工厂工人中分天津帮、唐山帮、南皮帮、塘沽帮等,各帮都有把头操纵把持,严重妨碍工人团结。为消除这个障碍,王尽美在工校向工人反复讲解“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革命道理, 他说“天下劳苦大众都是一个受资本家压迫的无产阶级,只有整个阶级的团结,才能战胜那实力雄厚的资本家阶级。”他还列举同帮工头压迫同帮工人,同帮工人反对同帮工头的实例,引导大家破除帮派观念,一致对敌。通过办工人夜校,提高了工人的阶级觉悟,培养了许多热心工运的积极分子,为党和工会组织的建立准备了力量。

共产党人深入到工厂企业办工人夜校,是马克思主义在秦皇岛地区传播的主渠道。秦皇岛水陆交通便利,同京津唐以及各地区人员交往频繁,这是进步思想和进步书刊传入的又一条渠道,此外还有一批从苏联归国的劳工和小商贩,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多有切身感受,他们往往借传述苏联见闻的形式,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成为宣传十月革命道路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