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6-30
1941年冬,随着武装开辟滦东地区工作的启动,为打通铁路上的重要关卡,冀东党组织派共产党员耿进赴山海关开展地下工作。耿进曾于1938年在山海关邮局工作过,并和山海关火车站检车段工人张占鳌有亲戚关系。到山海关后,他住在了张占鳌家中,并主动接触以前的老熟人,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激发工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在他的培养、帮助下,张占鳌等一些工人的阶级觉悟得到很快的提高。1941年11月1日,经耿进介绍,张占鳌、孟宪宝、孟宪礼3人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到1942年年初,张占鳌又陆续介绍郑宝田等3人入党。
1942年2月,在日伪军和宪兵、特务严密控制下的山海关,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山海关铁道支部委员会,张占鳌为支部书记,成员5人,其中4人在山海关铁路检车段和机务段工作。支部活动点设在山海关大榆树103号道岔水塔后,康子正院内张家。组建初期,山海关铁道党支部隶属冀察热辽三分区滦东办事处领导。1942年年底,党的东北工作委员会到达滦东时,铁道支部转由东工委领导,改称东北救亡总会冀热辽分会运输支部,对内称东北工作委员会铁道支部。
建立在敌人心脏和运输大动脉上的山海关铁道党支部,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和工作任务。当时的重点工作是:1.建立据点,站稳脚跟,宣传党的抗日政策,扩大影响;2.发展壮大组织,提高党员质量;3.收集敌伪军事、政治、经济情报;4.向东北护送干部;5.运送物资,搞武装、弹药和军械。为此,党支部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经常安排支部成员及党员,借出乘和日常工作之便,积极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冒着各种危险开展抗战活动,义无反顾地战斗在北宁铁路线上。
宣传抗日,团结群众。党支部成员经常深入到工人群众之中,通过闲唠嗑、拉家常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和革命道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和汉奸卖国贼的本质,使许多深受压迫的工人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逐渐团结在铁道支部的周围。其中抗日积极分子有铁路工人陈洪生、孟宪瑞、羡景荣、张壁、张家义、张有仁、翟玉春、姚鼎臣以及人称朱裁缝的朱庆祥等。他们在铁路支部完成护送干部、运送物资等任务中,发挥了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积极作用。
护送干部,挺进东北。当时山海关火车站军警当道,监控严密,被群众称为“鬼门关”。铁道支部成员和抗日骨干,以铁路工人的合法身份和便利条件,机警、巧妙地与敌人斗智斗勇,在日伪关卡林立的铁路沿线,硬是闯出了一条护送干部的安全通道。一次,张占鳌在护送一位区委领导出关时,突然碰到日本宪兵小队上车检查。他急中生智,转移视线,掩护领导脱离了险境,自己却被宪兵抓走。在严刑拷打折磨下,张占鳌一直守口如瓶,机智勇敢地躲过一劫,被敌人释放后继续开展新的斗争。到1942年初,被张占鳌送到东北的干部有20多人。东工委书记赵濯华称赞说,由于铁道支部卓越的工作,我们可以在唐山至锦州的铁路线上畅通无阻。
运送物资到解放区。1942年和1943年,日军的疯狂扫荡,造成冀东根据地物资的严重缺乏,有些物资要从东北运进关内,供部队使用缓解急需。当时山海关是满洲国和关里的“国境线”,铁路机务段内分为北宁路和奉山路,车站内分东、西海关。只要火车从东边来,一换车头,海关的宪兵队、铁路警护队就一齐出动,严加检查。虽然敌人对车站戒备森严,也没能阻挡住铁道支部完成运送物资的任务。他们抓住敌人警戒中的薄弱环节,每次都是乘用夜间两点多钟的列车,以机务段门口103号道岔搬道房作掩护,借两辆车互换的机会,将物资转到开往关内的火车上,再辗转运到物资紧缺的解放区。两年中,铁道支部负责转运的物资,主要有马达50台、滚珠10箱、文具用品7箱,还有大量的药品、猪鬃、黄色染料、锯条料、轴承、炸药等。在敌占区里,这些物资都是严加控制的违禁品,要想从山海关安全运到解放区,还得经过一道道关卡。在转运过程中,接受任务的党员、骨干总是胆大心细,见机行事,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及时完成了一次次惊险的转运物资任务。
1944年1月31日,由于叛徒出卖,日军宪兵队和日伪特务包抄了张占鳌的家。因张占鳌当时去唐山送货,敌人没有抓到他。铁道支部成员闻讯后,立刻转移或隐蔽起来。至此,山海关铁道党支部被迫停止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