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6-30
滦东,即滦河以东地区,主要包括秦皇岛境域及迁安大部。抗日战争时期,滦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创建和发展了东到朝阳、南到昌黎滨海沿岸、西到滦河、北到青龙及建昌的滦东抗日根据地,使之成为冀东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军挺进东北的前沿阵地。
在抗日战争中,滦东地区既是日本侵略者自伪满进入冀东、华北的必经通道,又是冀东抗日武装力量向伪满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主力西撤后,日军恢复了对滦东的殖民统治,除有少量情报人员和抗日骨干从事秘密工作外,滦东地区没有公开的抗日活动,被日军称为“良民区”,是日军由东面进攻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后方基地。因此,把这块日伪军占领区开辟为游击根据地,对于坚持与发展冀东和东北敌后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41年8月,冀东区党分委召开大张屯会议,作出“积极向外发展,开辟滦东新区”的决定,提出在大规模开辟热南的同时,以一定的力量进入滦东。当年10月,冀东地委派高敬之任迁滦卢县委书记,主要工作任务是向滦东发展。同时,冀东军分区派宋国祥进入抚宁北部山区蚂蚁沟一带,秘密开辟长城内外。1942年7月,冀东地委派李焕章等一批地方干部带领武工队东渡滦河,很快在卢龙、抚宁北部山区扎下了脚跟。冀东军分区派十二团第一营及龚发田游击队进入滦东,配合地方干部开辟滦东地区。当年8月4日,冀东十二团一营和迁青基干队在彭家洼设伏,歼灭日本关东军一个中队。接着又挺进抚宁,北出长城,进入青龙等地,先后进行4次较大战斗,击溃日伪军800余人的阻击,为开辟滦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2年8月18日,中共冀东地委作出《关于河东工作的决定》,要求将滦东开辟为抗日游击区,以减轻日伪对河西基本区的压力,为下一步创建向伪满进军的前进阵地打基础。根据当时滦东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地形等特点,确定开辟滦东的基本方针是:团结对敌,孤立日伪;分散深入,积极创建游击区;成立政权,掌握政策;随斗争形势、群众情绪转变政策。随后,成立了中共迁卢抚昌联合县工委和办事处,负责开辟滦东地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利用关系,隐蔽开辟。通过派人秘密渗透,在敌占区的300个村建立了关系户和堡垒户,部分村建立了半公开的抗日政权。二是改造伪保,建立政权。由于冀东十二团在滦东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扩大了我党我军在滦东地区的影响,对敌伪产生了震慑作用,为改造敌伪基层政权,建立“两面政权”创造了条件。由于日伪军占据着县城和集镇,控制着交通要道,而抗日游击区则是建立在日伪统治比较薄弱的各县边界的农村和山区,因此,抗日县政权采用的是联合县制,县区政权与日伪县、乡政权并存。改造敌伪基层政权,是通过对伪保长进行教育和争取来实现的,力争使其能够做到表面上应付敌伪,实质上为抗战服务。还在各村逐步建立了群众团体组织,如青年报国会、妇女救国会、儿童会等。在条件好的村庄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三是充实力量,全面开辟。1942年10月,日军在滦西开始五次“治安强化”行动,冀东十二团全部由基本区开赴河东,进行外线作战,配合地方干部大规模开辟滦东。在主力部队和游击队配合下,游击区的开辟和地方工作迅速发展,到1943年2月,滦河以东,洋河以西,南至北宁路、北到长城的广阔地域内,共建立9个总区,游击区村庄已有700余个,这里的群众觉悟普遍提高。在条件好的村子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在北部山区已能征粮征款,许多地方进行了反割高杆禾秸、反挖沟、反封锁的斗争。
与此同时,党在滦东地区逐步建立了地方武装。1942年春,李运昌派遣军事干部到滦东组建起几支小型游击队,成为滦东地区的第一批抗日武装力量。当年8月至翌年春,各县普遍建立了武装抗日游击大队和区小队,各村建立起武装民兵班或民兵队。还相继组建了4支灵活机动的游击队,在深河两岸和铁路南北地区配合地方干部开展工作。青龙县大队策动干沟自卫团长周子峰率队反正,将其改编为燕山游击队。迁卢抚昌联合县工委加强开展策反工作,争取了11个炮楼伪军起义,促使7个炮楼的伪军自动哗变,冀东军分区将其编入地方部队。到1943年夏天,滦东地区先后在柳河圈和长城脚下建立起保障作战的后方基地,其中有武器修械厂、手榴弹制造厂、被服厂、后方医院、小型印刷厂等。这些单位的警卫工作,大都由地方武装和民兵负责。
在武装开辟滦东地区的过程中,冀东十二团和地方武装密切配合,发动了一系列对日作战。1943年2月,十二团一营一连攻占驻操营日军据点,生俘皇协军独立旅旅长以下70多人,缴长短枪70余支。1943年春,十二团一营被日伪军1500多人分五路合围在平市庄,双方激战半天,在毙伤日伪军100多人后,部队成功突围。1943年5月13日,十二团一营在新庄与从抚宁出动的日伪军展开激战,击毙敌军400余人,俘虏15人。1943年5月25日,曾克林率冀东十二团一营,在区小队的配合下,于青龙县杨树窝铺伏击伪满军,缴获运输炮弹的汽车2辆,接着又在三星口附近伏击伪满军运输队,歼灭一个连,缴获给养、弹药等119大车。1943年6月,十二团二营在后官地伏击由昌黎去燕河营的日军,歼敌108人,俘敌3人,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长短枪72支。这些战斗的胜利,对开创滦东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