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展播:阮务德为国洒热血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6-30

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有多少英雄儿女毅然抛家舍业,投军从戎,同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谱写出让人难以忘怀、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二十三总队政治部主任、24岁的阮务德就是其中的一个。

1931年,阮务德在山海关田氏中学读高中,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阮务德无比愤慨。他决心要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为此而奋斗,实现自已人生的价值。两年后,在天津法商学院读书时,他终于找到了活动在学院中的中国共产党组织。1935年,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天津学生积极响应。12月18日,天津市学生大游行,阮务德满怀激情参加了这次爱国活动。

这天的上午8点钟,天津市各大、中学校的学生浩浩荡荡冲出校门,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不要卖日本东西,不要买日货!”的口号,潮水般向约定地点涌去。一伙伙军警凶神恶煞般拦住学生去路,命令学生回学校去,用警棍乱打反抗的学生。在法商学院的学生游行队伍中,阮务德指挥学生们同军警英勇搏斗。他奋不顾身冲到游行队伍前面向军警怒吼:“你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要有骨气,不能给日本人卖命!”但军警哪把这一介书生放在眼里,在阮务德面前不停地挥动着警棍,以此相威吓,最后把他推上囚车。阮务德奋力反抗但无济于事,他厉声骂道:“你们这些民族败类,当汉奸没有好下场!”

“一二·一八”大游行后,天津成立了学生联合会,阮务德任天津学会主席、天津学生总会代表。1936年,出席全国学生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又经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阮务德入党后,一面为学联工作奔忙,一面培养党的积极分子。由于他经常话动于天津大、中学校,因此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在一次抗日游行中,被反动军警逮捕,押解到北平。无论是在敌人的法庭上还是在监狱中,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面对敌人“如在自首书上签字即可恢复你自由”的威逼利诱,他义正辞严地回答“我渴望自由,但这个自由要用鲜血和生命来换取,向你们屈膝是革命者政治上的自杀!”阮务德坐了整整9个月的监狱,受尽了折磨,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卢沟桥事变后,阮务德经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为了更直接地同日本鬼子斗争,他毅然弃学,几经周折,参加了冀东抗联军第五总队。

1938年10月,阮务德在暴动队伍中担任抗日联军二十三总队的政治部主任。有一次部队奉命西进,途经密云县时遭到日伪军截击,只好重返丰滦迁山区。这一天,部队返到滦县东安河村头,路过一片白薯地。由于长途行军,战士们十分疲劳,又饥又渴,有几名小战士舔着干裂的嘴唇,不时地向白薯地张望。阮务德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他想,困难再大,也要教育战士,不能违反群众纪律。于是,他转过头来问战士们:“同志们饿不饿?”战士们回答:“不饿!”阮务德说:“对!革命战士不怕艰难困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再饿,也不能白吃老乡的小白薯。”说到这儿,阮务德和总队长商量,命令部队停下来休息后,便独自向村里走去。不一会儿,阮务德又从村里出来,身边还有一位老大爷。阮务德笑呵呵地直奔白薯地走去,他扒出几块大个白薯扔给同志们,大声说:“同志们吃吧!拣大个的吃。”战士们接着扔过来的白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说:“刚才主任还嘱咐我们别吃老乡的小白薯,现在怎么又亲自扒出来让我们吃?”这时跟阮务德一同来的老大爷忙说:“孩子们,快吃吧!你们这位同志已经把钱付给我了。我说自家人还交钱干啥,可这位同志却说,如果不收钱,就不吃……”战士们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才高兴地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二十三总队在滦县东安河村休整的一天清晨,驻滦县的近千名日伪军偷偷包围了村子。阮务德和总队长立即带领战士们凭借村边的民房和高坡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可是,敌众我寡,敌人像疯狗一样猛扑,子弹雨点一样地射来。见到这种情形,阮务德想,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部队和村里的老百姓就会遭受大的损失。阮务德向总队长请求留下来领着一部分战士掩护部队和老百姓转移。敌人一次次进攻,阮务德和留下的几十名战士坚持不后撤,直到总队长带领队伍和老百姓从敌人火力比较薄弱的村西边撤出去了的时候,才命令战士们迅速向西突围。阮务德紧随在战士们的后面,边还击敌人,边往外撤。突然一颗罪恶的子弹打在了阮务德的身上,只见他摇晃了一下身子,倒在了地上。敌人步步逼近了,阮务德忍着剧痛,从口袋里掏出了几份文件、名册,用尽力气撕成纸屑,脸上露出了微笑。他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救国事业洒尽了一腔热血。

部队指战员以极度悲愤的心情追悼了这位战友,大家纷纷宣誓:敌人夺去了我们的好主任,我们的好同志,我们一定为他报仇,把日本鬼子打出中国去!我们要学习他坚定的革命意志,永远以他为学习的光辉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