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6-30
1919年的暑假,李大钊是和他的儿子李葆华在五峰山“韩文公祠”一起度过的。
五峰山在昌黎县城以北6公里处。李大钊的家就在五峰山以南35公里的渤海之滨乐亭县大黑坨村。他自幼“性乐山”,特别喜欢的就是五峰山。在此以前,他曾数次来到这里浏览风光胜境,称赞这里是“世外桃园”“人间仙境”。李大钊对人态度平和亲切,令人尊敬。他每次来都是住在“韩文公祠”内,与守祠人刘克顺夫妇相处得非常好,每次来都受到刘克顺夫妇的热情款待,生活得舒适而愉快。
李大钊这年30岁,留着平头和八字胡,戴一副无框眼镜,身着银灰色的长衫,举止非常文雅。
他是一位学者,此时是北京大学的教授。然而,他更是一位革命者。这次上五峰山,是他刚刚领导了伟大的“五四”学生爱国运动,来这里写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的。
李大钊1916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怀着“再建中国”的抱负,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7年的11月,他应聘担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就在这时,传来了令人振聋发聩的消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了!俄国地大人多,经济文化落后,在沙皇统治下政治腐朽,国情与中国有许多近似,它的革命成功,给中国的革命者新的启示。李大钊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下许多文章,热情地欢呼这是“全人类文明的新曙光”“世界革命的新纪元”。从此他潜心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经验,开始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拓荒工作,是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正当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的时候,帝国主义者和军阀政府恐慌了。他们把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诬为“过激主义”,要求“严防”和“查禁”。李大到毫不畏惧,依然不解地传播和捍卫马克思主义。1919年初他着手撰写评价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原理的长篇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可就在这个时候,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爆发了。他停下写作,全身心领导了这次震惊中外的伟大的群众运动。
7月下句,他才带着在北京居住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乐亭老家。在家乡住了两三天,又带着葆华来到了昌黎五峰山。他这次来,带了不少英、日文版的马克思著作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资料,准备利用一个暑假,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写就。只是,他上山后,并没有立即着手写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却先写出了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公开论战的文章《再论问题与主义》。
原来,这次李大钊在离开北京时,看到在7月20日新出版的《每周评论》上刊登的胡适的一篇文章,即《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在这篇文章中,对正在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研究活动进行了攻击和诬蔑。说这是空谈好听的“主义”,“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还说应“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反对对社会问题做“根本解决”,说什么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并说阶级斗争学说“使历史上演出许多本不须有的惨剧”,等等。
李大钊看了这篇文章,感到非常气愤。显而易见,文章的矛头是对着他的。文章所宣扬的观点,正是当时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思潮的集中反映,如不及时给以批驳,就会危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危害中国革命的前途。于是,他再一次推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写作,放笔直抒胸臆,以给胡适写公开信的形式写出了《再论问题与主义》这篇论战文章,对胡适的错误观点和主张,从四个方面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然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在谈“所谓过激主义”问题时,李大钊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畏精神,批驳了胡适等人要防遏俄国布尔扎(什)维主义的主张。他还说:“我总觉得布尔扎(什)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变动。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把他的真像,昭布在人类社会”。最后在谈“根本解决”问题时,他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阐明了中国问题必须从经济制度的根本上寻求解决的革命主张。
这封公开信,洋洋洒洒,慷慨激昂,写了4200多字。在署上自己的名字“李大钊”之后,他特意注明“寄自昌黎五峰”。
李大钊“寄自昌黎五峰”的这封公开信,毫无疑问,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它及时而有力地捍卫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旗帜,澄清了种种模糊认识,指明了中国革命运动的方向和目标,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也很深远的影响。胡适在读到并编发了这封公开信后,竭力为自己的荒谬论点和错误主张辩解,相继在第36、37号《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但均属强驽之末,再也无力遮蔽李大钊鲜明的正确观点和强有力的政治主张的璀璨光芒了。这年8月底,第37号《每周评论》出版后,《每周评论》编辑部被北洋军阀政府查封,“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没有再进行下去;但实际上,《再论问题与主义》一发表这场事关中国革命大局的论战结果就已揭晓。
寄出与胡适论战的公开信后,李大钊开始夜以继日地译读有关资料和马克思的原著,撰写介绍和宣传马克思学说的长篇论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到下山时,这篇长达两万多字的文章基本脱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由于文章太长,在拖延四五个月才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6卷第5号、第6号上分两期载完。《我的马克思义观》是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原理的著作。它的写作与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中国共产手义运动的兴起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也是李大钊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日趋成熟的标志。
这年夏天,李大钊在五峰山韩文公祠住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尽情地陶冶自己的情操,陪葆华在山里尽情游玩,心情异常快慰。他还忙中抽暇,给北京的友人写信,给《新生活》杂志写了一篇《五峰游记》,还吟出了《岭上的羊》《山峰》《山中落雨》等诗歌。大约到了8月底,李大钊带着葆华下了五峰山,返回大黑坨,结束了这年丰富而有意义的暑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