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金牌工人】李军:坚持技改创新 突破生产难题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5-31

webwxgetmsgimg.jpg

李军,男,1977年11月生,现任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修船厂船体车间装配工段副工长,船舶装配工高级技师。

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李军在工作中积极进行工艺技术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下料及钢结构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近年来,他通过技术创新,为公司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2019年,在第二届“最美秦皇岛人•最美工人”评选中荣获“秦皇岛市最美工人”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作为秦皇岛市“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代表,去石家庄市领取了由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奖状、奖章及奖杯。

webwxgetmsgimg.jpg

一、爱岗敬业、身先士卒,圆满完成高难度工程任务。

在参加工作的这25年里,加连班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工段承接大量改装船的预制工程时,他连续工作16个小时,整理出适合生产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保质保量完成了难度极大的改装船预制工程,确保了工期。在“维纳斯”轮围笼工程中,高温酷暑下,他带领工段职工连续连班4个日夜,克服了种种困难,保障了生产节点。多年来,他平均在岗时间每天9小时以上,不断用工作上的努力,诠释着“厂兴我荣”的工作理念。

二、刻苦钻研、勇于挑战,坚持技改创新,为企业增收节支。

在现代修造船工业中,老旧构件修理下料数据统计不准确是一项关键技术难题,他根据多年下料放样经验与电脑CAD制图技术相结合,编创出一种新型测绘不规则构件下料尺寸的方法——素线坐标测绘法。该方法下料精度100%复合原旧样尺寸,一举突破此项关键生产难题;近两年,公司承接了一大批五毫米薄板拼板焊接工程,该工程极易出现气孔、夹渣、焊后变形等装配焊接质量事故,如不立即着手解决将给公司带来极为巨大的经济损失。他研究出《五毫米薄板拼焊新工艺》,不但完全满足了生产需要,并且为其他类似拼板自动焊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了保护环境,他研发了一种“平面钢板焊道及表面清理装置”,此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修造船钢结构拼板焊接、桥梁钢结构焊接、各种钢结构厂房装配焊接工程中。经查,该装配确定为全国首创,已被国家专利局受理(发明型专利),申请号或专利号:202010469192.6;铝制构件是装配生产中技术要求极高,生产难度极大的工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及一次报验合格率,他主持研发了一种新生产工艺,使铝制构件一次报验合格率从84.6%提升至了100%,效果良好,同时此项铝制生产工艺同样可以适用于其它有色金属材质工程;生产中他发现,22毫米钢板拼焊UT报验一次合格率仅为83.7%。他利用丰富的QC知识进行攻关,一举将合格率提高至100%,并且提高工效30%以上。

他于2019年10月完成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设的TRIZ高级研修班课程。他利用TRIZ理论知识解决等离子切割机易损件消耗巨大问题,此项目代表大船集团参加“辽宁省创新方法(TRIZ)大赛”荣获金奖(第一名);同年他利用TRIZ理论知识完成另一课题“基于TRIZ的总组合拢切修统计分析优化”,大幅缩短总组合拢切修统计时间,优化统计流程,提高效率50%,节省人力50%。此课题荣获2020年11月在湖南长沙举办的“全国创新方法(TRIZ)总决赛”优胜奖。

历年来,他共计完成科技创新成果13项,其中省级科技创新成果11项,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2项。

webwxgetmsgimg.jpg

      三、安全第一,确保生产安全。
     参加工作以来,他从未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及安全险肇事故,他引导职工捋顺工序、查辨识,多次被公司评为“安康杯”先进个人。
      四、技术传承,承上启下薪火相传。
      被聘任为技师及高级技师以来,他十分注重技术传承及员工培训工作。他一直负责车间及公司各工种技术培训比武评判,组织落实船体装配工定级培训及考评工作。多年来,共带徒九人,现全部成为公司钢结构生产的带班长。几年来,他累计培训800余人次,培训达3000课时。先后开设培训课程七项,并在培训中心进行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