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5-31
杜磊,男,30岁,大专文化,数控车床技师,是中铁山桥集团机械分公司一名数控机床操作工。
十年磨一剑,他入职十年,凭借着刻苦钻研的工作精神逐步成长为数车技师。他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认真专注,追求极致,奋力争先,努力做到最好。在他的身上洋溢着新时代青年的追梦激情,迸发着奋斗拼搏的工匠精神,是新时代青年技术工人的典范。
十年来,他荣获多项荣誉。2016年荣获秦皇岛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二等奖;2018年荣获“中铁山桥优秀团员”称号;2019年荣获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决赛秦皇岛市前五名;2020年荣获“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二,个人第十。一枚枚金光闪闪的奖章,一张张熠熠生辉的证书,是这个把全部心血和汗水都奉献给企业的新时代工匠的最好写照。
在工作中,他不断汲取新知识,满足新时代对于技术工人的更高的要求。他向书本学,不断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向老师傅学,加深自己的理解,不仅本专业的技术到达了较高水平,还学会了数控加工中心操作编程。
多年来,他在数控车工岗位上勤奋工作,刻苦钻研车工加工技术,勇于创新。在国家重点工程哈尔滨、西安、青岛、郑州、新疆、唐山港等集装箱中心站,港珠澳大桥、蚌阜桥、北盘江桥、中铁山桥如皋基地、中山基地建设,以及国外项目孟加拉帕德玛大桥、萨瓦桥等生产中,出色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生产任务,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熟练掌握了过硬的职业技术要领。近几年来,面对设计越来越复杂的结构产品,他针对不同产品潜心摸索各种加工方法,解决了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对机加工事业的热爱,让杜磊在创新的路上不停歇。在建造高速道岔客专线滚轮滑床底板过程中,由于滚轮滑床底板形状复杂,需要加工多种形状尺寸、最大直径78mm到最小直径10.5mm的孔,如果用普通铣床加工需要分工序多次加工,分步加工会导致多次重复定位,各个台阶和孔的位置精度难以保证,加工效率低下,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在这种情况下,杜磊积极与专业技术人员沟通,刻苦攻关,最终采用数控加工中心一次加工出大部分台阶和所有孔的办法,效率从以前的每班5-6块提升到每班24块,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在合金钢折岔的菱形岔加工外形过程中,由于菱形道岔外形为圆弧-圆弧-斜面-圆弧相接,形状复杂而且厚度达到了100mm,导致普通刀具难以加工。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采用专用加长刀具加工,但是专业加长刀具成本高、刚性差,会使加工效率大幅降低,加工成本急剧提高。杜磊提出采用圆鼻刀高速分层铣削法,使用直径60圆鼻刀刀柄、R6刀片,以主轴每分钟1500转,走刀每分钟2000mm,每层0.5mm的速度加工菱形岔,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由于为刀具装夹可转位刀片比专用加长刀具大大节约刀具成本,主轴和走刀速度快,整体加工效率有显著提升,这种创新方式为车间节约了大量成本。
在2020年由河北省总工会组织的“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杜磊作为数控车工选手参赛。赛前,他每天进行十多个小时的强化训练,凭着这样一股韧劲儿和坚持,在正式比赛中,他动作流畅娴熟、操作规范,在强手如云的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铁装备时提出的“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为了生产骨干、技术能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对工作岗位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时刻不忘以一个新时代技术工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受干部群众的好评。
在追求卓越品质的今天,杜磊以敬业的品德、创新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于奉献,是真正无愧于时代的工匠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