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金牌工人】朱建喜:创新之路上的前行者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5-28

webwxgetmsgimg.jpg

朱建喜同志,男,现任技术岗位资深工程师,是正大食品(秦皇岛)有限公司的设备创新改善技术骨干。

朱建喜在进入正大食品之前,已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履历。2006年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主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科学士学位。2006年10月到2014年6月在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工作,任技术组组长;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恒热集团公司工作,任设备部经理;2017年9月起在正大食品(秦皇岛)有限公司工作,从事设备改善工作至今。无论从事什么岗位,他都没有停止对专业技术的钻研和对创新改善的追求。

任职期间,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朱建喜不断加强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获得了荣誉。2012年荣获“秦皇岛开发区十大优秀青年”光荣称号,2013年获得秦皇岛市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记三等功一次。工作15年来,他共设计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四项,发明专利一项,协助他人完成实用新型专利四项。

webwxgetmsgimg.jpg

一、独具匠心的改造者

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工作中,他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针见血地解决关键问题点。

2018年3月至6月,他对豆皮肉卷三线优化改善,以一次跌落点为核心工序点进行一系列改善工作:改进一次切断设备,提高切断设备运行稳定性,保证切断长度精度误差;采用过桥式结构,改进一次推板;使用四连杆机构原理,改进一次跌落装置,提高跌落准确性。改进后,生区现场操作人员由20人精简到6人,废弃品由120Kg/班次降低到10Kg/班次,每年为公司节省人工成本近百万元。

2019年,国内蒸饺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公司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提高产能。朱建喜同志所在创新团队接到任务后,经过对产线调研,确定了“瓶颈问题”——成型后输送机进入蒸汽隧道入口的磁力耦合气缸推板装置严重制约整线产能,气缸结构在高温潮湿的工况中运行不稳定、易损坏。他设计的循环式推板装置,采用链条带动推板,结构可靠,动作周期由以前的4.5秒缩短到2.5秒,实现了每小时3000个蒸饺托盒的整排、整理动作,完全适用高温潮湿的工作环境。改造完成后,产能提高20%,双线成型能力由10万粒/小时提升到12万粒/小时,产线年产能可达14391吨,年提高产能2398吨,年利润可实现增加 544.3万元。

webwxgetmsgimg.jpg

二、精益求精的创新者

朱建喜同志的身边总放着一把游标卡尺,对测量数据总是有严格的要求。别人问他为什么对测量数据要求这么高,他回答:“董事长告诫我们'没有测量就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就没有改善',数据测量是否准确,直接关系着改善的成败。”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食品行业线下商品受到极大冲击,线上商品却异常火爆,电商产品销售出现暴增趋势。大数据显示,15粒蒸饺尤其销售火爆。公司蒸饺产线原设计只能生产5粒装、10粒装、20粒装产品,原日本设备厂家无法实施改造,设备改进迫在眉睫。朱建喜同志提出的《成型机机械传动系统拓展改造方案》经综合评定后,选定为执行的改造方案。从方案图纸设计到改造完成,仅用短短两个月时间。为保证安装精度,他和设备部工程师一起趴在设备下测量,一起组装,在他眼里0.1mm的误差都是不允许的。最终,项目以2万元的小投入,得到2:100的产出比,为公司每年节省人工成本百万元。此项目获得正大集团2020年创新大会技术改造类一等奖。

webwxgetmsgimg.jpg

三、不断充电的求学者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如果不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做不好现有的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朱建喜同志积极加强学习,进一步巩固、丰富有关食品行业的专业知识,系统地学习技术手册、技术规范等,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改善知识结构,进一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他参加了由北京设备管理中组织的专业学习培训,丰富个人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取得《现代企业中的全面生产设备管理TPM》和《现代液压系统分析及故障诊断》培训毕业证书。

多年工作经历,作为一名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朱建喜同志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妥善解决专业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他说,这些都离不开各位领导的指导、支持,离不开同志们的默契配合。

作为一名正大人,朱建喜同志不遗余力地履行正大三利原则“利国、利民、利企业”,努力为社会、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