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5-13
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
王淇萱(秦皇岛技师学院)
家风首先体现的是道德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纵观历史,注重家风建设是众多豪门望族、文人志士的立家之本。翻开历史文化长卷,《颜氏家训》、《诫子书》、《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如璀璨地明珠熠熠生辉,在民间广为流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严教子孙,亲穆存心。”“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等传世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良好的家风不仅利于自我鞭策,也利于教育子女、家庭和睦,也无形中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还体现着教育力量,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春风化雨般润泽人的心灵。家风优良,则如沃土育良苗,使家庭中的每个人茁壮成长;家风恶劣,则如穷山生歧树,家庭中的个体进入社会后也不免磕磕碰碰。综观千百年传承的家训名言,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从而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家风还拥有社会标尺的力量,让我们在对比中看到社会问题,也在对比中逐渐弥补自身不足。在当今时代,我国家庭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率结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现象是可悲的,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亦或是一个社会,失去了家风的约束,遗失了道德的尺度,人类的道德底线将会无限下滑。前事不忘,警钟长鸣,让家风发挥道德标尺的力量,才能让人心不断向善,社会愈加和谐,国力愈发昌盛。
建设家风应当成为家庭个体与社会整体共同的目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薪火相传,有赖先生。”形成良好家风需有人起带头与示范作用,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可见,家庭中,长者要做好“传帮带”,家长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延续祖辈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同时又能结合时代特色创立独特的良好家风,不拘泥于形式,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终生。
而形成良好家风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代代相传补充、践行而成为一个人与家族的精神财富,成为立足社会的基石。社会中,各级领导干部身正为范、上行下效,起到良好示范作用,用自身良好的家风对社会风气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家风正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灵魂所在,以顽强的风骨支撑着家族的进步与发展。
形成良好家风要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居家里外,持家有道,“家和万事兴”,“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当人置身其中,情感升华,情操陶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内化。知书才能达礼,治学方可升华,学风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书香云集,墨香缭绕,在悠静淡然的家庭环境中驰骋书海,定能收获一份恬淡悠远的心境。
家风似树,亭亭如盖、荫蔽子孙,这棵树结出累累硕果,真诚和善、谦逊包容、敬业奉献;家风似河,浩浩汤汤、滋润沃土,这条大河流出不朽传奇,天道酬勤、知难而进、严谨治学…
家风是家庭延续的基础,是社会风气的细胞,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标尺,影响着营造着社会新风尚。好的家风就是时下最常谈的正面能量,能够为社会输送纯净的血液,为国家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家家都有好家风,人人都有真善美”,长此以往,社会的正能量就会得以集聚激发、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也将愈发提高,凝聚家庭力量,倡导家风建设,继承传统文化,创造时代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