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作品展(四)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5-13


                    我家有轮白月                             

                                                                                              李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高中时老师教我们苏轼的《赤壁赋》,说当月亮从自然走进了苏轼的心灵,苏轼便从此找到了“此心安处”,拥有了黄州、定州、惠州,乃至儋州的一切最坎坷的幸福。月亮到底代表了什么?其实那时的我并不真的明白。只不过,自那时起月亮便不再只是那个挂在天空中有着阴晴圆缺的发光体,而是冥冥中成为我生命中至真至诚的心之所向。

        就像因为爱情,我从山东来到了秦皇岛。我一直觉得自己舍弃了已经安定下来的工作和生活,选择到异地他乡重新开始,是源于对月亮的向往,而天空的那轮明月也一路从家乡照到了异乡,照进了我的家。我的先生、我的公公和婆婆、我的家庭让我对月亮的认识从原来的懵懂逐渐变得清晰而深刻,让我在曾经幸福着苏轼的那轮明月中拥有了幸福自己的白月光。

        我的公公常常给我们讲他爷爷的故事。19世纪30年代,我公公的爷爷赵春学,是卢龙县东菜庄村六大会首之一的玉皇庙会长,人称赵三爷。作为德高望重的老士绅,东家跟西家闹了矛盾,赵三爷是那个坐在炕头上从中斡旋的调节人;谁家向别家借东西需要担保人,赵三爷是那个一手托两家的承担人;乡里乡亲婚丧嫁娶需要执客,赵三爷是那个不辞辛苦、周到细致的操办人;谁家有了困难,赵三爷是那个慷慨解囊、不求回报的大善人。人人心里都有杆公平的秤,赵三爷靠着他的善良宽厚、轻财好义在当时的东菜庄村是个人人提起来都得竖起大拇指的响当当的人物。

        时间永是流驶,一个人的生命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是短暂的,曾经的赵三爷已经化作尘埃,那些令人敬仰的音容笑貌只能存活在他人的描述中,但是生命里的那些精神却可以不朽如空中皎月,代代相传。赵三爷的儿子,也就是我公公的父亲、我先生的爷爷,我却是今生有缘一起相处的。

        现在想来我是何其有幸能够与老爷子在一个屋檐下度过那么一些日子。大宝出生后,我的公公婆婆为了能够兼顾老爷子和小孙子,就把老爷子也接来同住。回想那段四世同堂的日子,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老爷子已经8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平生最爱是象棋和小酒,吃穿俱不在心上,恨不得把自己的好东西全都给别人。据说老爷子年轻时写的一手好文章,本来可以提干,但却因为为人耿直率真,而放弃了人人艳羡的大好机会。

       这点儿在我公公身上得到了极大的传承。作为学校的后勤主任,他本可以轻松解决我婆婆的编制问题,但却硬是坚持原则、不走后门,这一耽搁就耽搁到退休。耕读传家是我公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落实到行动上的是我家露台上的几十个大泡沫箱子,以及自己花了至少两个月纯手工打造的丝瓜架。吃不了的菜,我公公就摆个小摊去卖,但是假如遇上个当过兵的,让他回忆起自己当年当兵的日子,又跟对方谈得投了缘,我公公必定会送菜,并且坚决不收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所以虽然名为卖菜,其实最后往往是送得多、卖得少。

        对此,我们都曾嘲笑过他,可谁都明白,这个老爷子跟老爷子的父亲一样,都是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的人,心里何曾真正在乎过?而他这般的随处可见,比如他花了大力气盘下的山庄现在正免费让人耕种,只因为那人7年来没赚到什么钱;他的姐妹或者亲家的兄弟姐妹家里有了困难、想要什么,只需要真切的表达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他的山庄搬回自己的家中;他总是不愿意相信朋友可能会骗自己,等到知晓被骗也很容易就原谅对方是心有苦衷,所以下一次他仍然继续对骗了自己的朋友施以援手。再比如,从我跟先生结婚起,即算是我俩刚刚落地秦皇岛,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日子,老爷子教诲的也从来不是怎么赚钱,怎么人前显达,而是生活要简朴,精神要富足;从我踏入秦皇岛市第一中学的大门起,老爷子叮嘱我的不是如何轻松自在、赚便宜,而是少说话,多做事,不求名,不求利

想来,跟如今社会中那些善于机巧、左右逢源的聪明人相比,老爷子的确愚不可及,就连我的先生在他的影响下全职去做慈善也可能让人感觉傻傻的,但是当我们在家里可以聊新闻、谈价值、论人生,唯独没有利益的纠葛、没有人心的算计时,我想这种叫做家庭和睦的光辉足以让这如月光般照彻天地。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可我跟婆婆却从来没红过一次脸,绊过一次嘴。生孩子、坐月子,大宝、二宝,侧切、剖腹产,发烧、病毒性疱疹,当把这几年令人难忘的一幕幕场景重新翻过时,里面居然全是婆婆忙着做饭、打扫卫生、陪着大肚子我散步、跟我打车去医院、自己背着行李为我办好入院手续、哄孩子睡觉、甚至是给我端尿的样子。在工作和家庭的矛盾中,婆婆不曾埋怨我这个儿媳妇只知工作不顾家,不曾挑剔过我大大咧咧不注意生活细节,而我这个做得确实不够格的儿媳妇只能埋一份深深的歉疚在心里。直到今年2月份,婆婆得了荨麻疹,带她去看医生时,我们才从医生的口中得知这个平日里一直坚强的女人其实已经不再年轻,心脏不好,脊椎不好,常常手麻,但是从她嘴里我们却从没听她主动说过累。这个任劳任怨的女人,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她让我家的白月光永远如水般温柔宽容,隽永如斯。

 疫情期间,当我接到去电视台讲课的任务时,公公在那个下着大雪的天里把当时尚不会开车的我送去了目的地;婆婆陪孩子睡觉时忘记给自己盖被子着了凉,却没耽误我备课的一分钟;当我开始参与学校公众号的制作,有时候需要加班熬夜,或是在学校值夜无法回家、照顾不了1岁多的小宝、6岁的大宝时,他们永远和蔼的笑着,留我一个人默默自责。

 每个背井离乡的孩子,心里都有一抹褪不去的乡愁,幸运的是,我家的白月光照亮在我乡愁的衣袍上,让我疲惫时仰望天空就能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如果说当年《赤壁赋》里的月亮是启发我思考名利和人生的缘起,那么如今的“白月光”已经真实的走进了我的人生,成为我想用生命去传承的家庭品格。我想,家庭的品格该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内在生命力量,从它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会如春耕的犁耙,在寂静的早春大地上,闪动希望的未来。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我愿守护好家里的这轮白月光,跟我的先生一起,得于人和,顺于天道,将生活的小船划向那蕴蓄美和风度的人生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