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她”的故事,感受巾帼风采——抚宁区总工会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1-04-30

    陈美,女,85后,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扎根基层,立足企业,为家乡经济贡献力量。

1.jpg

筛选职业、认准行业、扎根基层

     2009年大学毕业,初入社会,面对琳琅满目的岗位,不知如何选择,于是她决定先从最简单的办公室文员做起,一边实践,一边寻找职业出路,她主动向周边的同事请教,学到了职业规划新词语,研究什么是职业规划,通过兴趣测试和性格测试,迅速筛选出自己喜欢的人力资源岗位。按照这个目标,她开始深造,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专业知识,也恰好,对所从事的行政工作有了帮助,一举双得。在外工作3年后,发现远在他乡终没有归属感,于是决定回到家乡,贡献力量。

     都说进企事业单位或者干个体有发展,但是她坚信自己的职业规划好了也会有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认准行业,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农业有着情怀,同样坚信,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发展必经久不衰,于是她谢绝了家人介绍的建筑公司,自己去农业公司面试,扎根基层,服务农业企业,这一干就是7年,按照她的三年一步的目标,2016年开始到小江蔬菜专业合作社就职,合作社作为国家级示范社、省十佳合作社、市龙头企业,在蔬菜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让她充满了信心,也开始了职业的上升期,从文员、人事专员干到部门负责人,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我加压,不怕辛苦,任劳任怨。在部门中她就像一个足球队的自有后卫,哪里出现空档,她就自觉的顶上去,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上级领导搞好服务、当好参谋的同时,沟通上下、协调各方,办文、办事,事事不能有丝毫马虎,一天从早到晚,处于工作状态、紧张状态,牺牲了很多个人时间,她用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牢牢把握了管理与服务的双重抉择,带领办公室人员在行政、人事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虚心学习、综合提升、服务企业

    在农业领域里,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产业主体的涌出,日益凸显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稀缺,她清醒的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才能适应菜社的发展需要,才能更好的回报企业。古语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个人的职业规划再好,没有施展的机会就是空谈,在小江菜社,她遇到了伯乐——理事长邬大为,鼓励人才培养,为优秀员工提供培训福利。于是,她被推选参加办公室主任技能提升、组织系统研修班、党支部书记等各类培训,坚持向前辈和同仁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培养勤于思考的工作习惯,及时与前辈、领导沟通,请教管理之道,回去后将学习的经验记录下来,并时刻提醒自己学习总结。通过这些培训和讨教,提升了专业理论知识,拓宽了思维认知的宽度,有效的指导了工作实践。企业发展好了,个人才会发展好,她心中盘算着,如何把部门、企业管理提升新台阶。在合作社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她草拟了18个行政事务类工作流程,总结归纳了人事管理制度,规范了企业行政人事管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组织开展新员工入职、公文写作、班组长技能提升等培训,加快新员工融入企业,提升员工工作技能。2018年组织机构改革,将后勤工作划拨到办公室,她感到责任重大,后勤工作看似普通,但是关系到企业、员工的食安保障,属实重要,同时对她来说是新的管理内容,通过与前辈、周边同事请教、沟通,秉着用心服务的思想,带领部门人员耐心细致做好后勤服务,有条不紊的开展物资采购、食宿、卫生、绿化等日常管理工作,逐步掌握了后勤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技巧,为企业、为员工做好服务。

    青春总在磨砺中成长,她从事办公岗位11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她展现出当代年轻人应有的风采,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基层的岗位,做好规划,也可以大有作用。如今,她也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低调、务实的态度,扎根基层,无怨无悔地为合作社的发展、为振兴家乡的经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