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工匠 新时代楷模——记秦皇岛供电公司职工张庚喜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20-12-01



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风霜雨雪,他都奋战在抢修第一线。他热爱自己的电力事业,他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前进的脚步。他就是守护港城万家灯火的使者,整天穿梭、忙碌的电力维修工人张庚喜。

早晨,张庚喜早早到达岗位,他与队友们的工作异常繁忙。“每天巡视、维护变电站是我们的基础工作。”张庚喜笑着说。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大动脉,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只有“动脉”健康,市民用电才能得以保障。“我们负责秦皇岛所有区县的变电站维护工作,三个月为一个巡视周期。93年我刚上班的时候,全市只有14座变电站,如今全市有61座变电站,200余公里的电缆线都是我们的‘战场’。”张庚喜说。

张庚喜所在的电力检修部门负责巡查、维护的变电站有很大一部分设置在山区与荒郊,路不仅难走而且还没有标识,张庚喜与队友巡视时需要一边开车一边开辟新路。“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我也经常走岔路,本来一个小时的车程有时会用多一倍的时间。为了记清路,我会留心注意转弯处或分叉路口边有什么特殊的标识,再加上走的次数多了,自然就熟记于心了。”张庚喜说。

多年的工作积累,让张庚喜成为了变电站活地图。提起张庚喜,班组成员纷纷赞许道:“张哥是个脾气好,做事细心、认真的人。我们管区夏天杂草疯长,很容易弄错线路,这时我就会打电话给张哥,他总能给我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

 1124日,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张庚喜与工友们已经连续工作了3个多小时,虽然是天气寒冷,但忙碌的张庚喜脸上依然沁出了滴滴汗珠。今年是张庚喜从事电力抢修工作的第27个年头。1993年毕业后,张庚喜就在秦皇岛供电公司扎下了根。他笑着说:“当时年轻,觉得自己对线路知识特别了解,课本的内容都熟练掌握,电力维修没什么难度。”可是第一次爬杆检修就让他尝到了苦头。电力维修要涉及到高空作业,一般的电线杆都要高达10米以上。电力维修工人要靠脚扣这个简单的工具登上高空。上杆时,维修工人要凭借腿脚力量勾起整个脚扣,身体后倾,让金属挂钩与电线杆产生一定角度,增强摩擦力,这样才能登上杆顶。“登杆是个技术活,在学校时,自己也练习过,但你到达一定的高度,感受就不一样了。我第一次登杆时,因为技术不熟练,脚背没有上勾,一只脚扣突然掉落。当时我就失去了平衡从电线杆上滑落了1米多。胸前火辣辣地疼。”当时,张庚喜虽然十分紧张,但他却没有选择下杆休息,而是让班组老师傅用牵引绳把脚扣传递上来,继续完成工作。“当时我就一个念头,爬到杆顶就是胜利。”

多年从事电缆专业的张庚喜练就了“上天入地”的本领,现在电缆入地了,他下到漆黑的电缆沟里照样活动自如。就这样,凭借着坚韧的信念,张庚喜克服了许多难题,成为了电缆检修班的技术能手。

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所有职工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了,集体的检修能力才能提高,设备的效率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安全生产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20余年来,张庚喜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还尽自己最大所能,传授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身边的同事提高专业技术,全面提高电缆检修工人的技术素质,作为电缆物资质量抽样检测试验室的负责人,张庚喜克服本单位人员少、任务多等困难,兼职成为试验室的技术领头人,面对新技术、新设备,他从零开始认真学习钻研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仅用了1周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试验设备操作、数据分析要领。试验室自成立以来通过检测试验发现了部分电缆厂家供货的电缆产品质量不合格,从源头上严把电缆产品质量关,为公司电缆安全运行提供坚强保证。该试验室先后通过国网公司和冀北公司的专家领导验收并获得好评。为加强对电缆质量检测试验全过程控制,优化了试验作业方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张庚喜主编的两份电缆检测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指导录制的检测试验教学视频,通过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专家评审,在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范围内推广执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这样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无比热爱,张庚喜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