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总工会“三五三十”改革创新年活动成果经验材料(之十九)

发布人: 发布科室: 发布时间:2016-01-26

 

“铁人精神”筑精品  劳动竞赛当先锋

市交通局工会

20151127日)

京哈高速公路秦皇岛互通北戴河连接线工程全长5.1公里,一级公路标准,估算投资9.9亿元,2015315日开工建设。该项工程建设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期盼,按照省、市总工会及市局工会劳动竞赛的有关部署和总体安排,京哈高速秦皇岛互通北戴河连接线工程现场办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在工程施工一线积极深入开展“弘扬铁人精神、开展劳动竞赛”为主要内容的施工劳动竞赛活动,以“迎难而上、主动作为、雷利风行、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抓前期、抢进度、强质量、保安全,如期实现3.8公里主路7月底建成通车,9月中旬全面通车,现将活动在工程建设中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迎难而上、思想重视,深入宣传发动

为了把活动引向深入,在工程建设初期,现场办召开了动员会,明确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优势,制作条120条、宣传栏78块悬挂于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式,积极宣传动员,激发艰苦奋斗、创先争优的意识,营造了浓厚建设氛围,并通过动员会、现场会、演讲、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动竞赛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相关要求以及在劳动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此打造积极参加劳动竞赛的浓厚氛围。全体参建人员1000余人和大型机械设备200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

二、主动作为、加强领导,确保活动开展效果

为加强对劳动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现场办成立了以现场办主任为组长,现场办副主任和各项目工程师、总监代表为副组长,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总工为成员的劳动竞赛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

三、雷利风行、狠抓落实,竞赛活动蓬勃开展

竞赛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创优质、保工期、抓安全、促生产,竞赛活动以联查评比活动为载体,切实增强劳动竞赛的实际效果。活动评比小组由现场办、监督站、总监办、设计代表组成,各施工单位经理、技术负责人随同参加检查。活动评比每周日进行一次,期间,7月份工期紧张,活动评比按710日、715日、720日、725日每五日进行一次,同时加大奖罚力度,按制定的详细工期计划分解表计划要求,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安全、环保、规范化文明施工、科技创新以联查评比形式对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环保及文明施工进行考核对各项目标完成较好的,每次给予25万元奖励;对各项目标完成较差的,给予25万元处罚,奖罚金计入当月计量支付,并在工程最终结算中予以核增或核减。对存在严重问题者,按照合同文件的违约条款进行处理。评比结果通报施工单位上级单位和记入从业单位信誉档案。自开工以来,工程累计活动评比15次,其中,施工单位累计奖55万元,处罚4万元,监理单位累计奖4.3万,无处罚。通过劳动竞赛的开展,全面掀起了各参建单位“比,学,敢,帮,超”的浓厚施工氛围,促进了参建人员的相互交流学习,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严控质量,倾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

活动开展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现场办从六个方面入手,为工程建设上质量保险:

一是严格落实“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层层落实质量责任,使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有明确责任人,做到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只要出了质量问题,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加大了施工科技含量,钻孔灌注桩首次采用旋挖钻成孔,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进度;路面基层采用震动成型施工工艺,提高了基层施工的平整度、密实度和强度,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

三是严把原材料进出的质量关,特别对钢筋、水泥、砂石、沥青等主要原材料,严格按照规定批次进行检验,不存在免检原材料,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

四是实行严格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

管理制,按照施工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运用监理旁站、日常巡视、平行检验、跟班作业等方式,及时到位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各项检测数据必须现场取样,保证建设标准和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五是强化对长江道互通立交桥、高填方路基、填挖结合部重点防控部位监管,对高空作业、支架预压、路基夯实、混凝土养生严格按规范操作,特别对高填方段落实行强夯、填挖结合部开台阶分层填筑、路基保湿养生时间精确到以小时计算,确保建成“钢筋铁骨”的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六是开展首件工程认可制度,现场办下发了《关于首件工程认可制度的会议纪要》明确工作程序,全线在各分项全面开工前,选择该分项第一件产品作为全线的首件工程。进行首件工程的施工时,现场办、总监办、经理部等相关人员参加,对首件工程的施工准备、过程检查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落实,施工结束后,由各方参加总结会议,达到优良标准批复后在全线推广,确保了工程质量。

(二)全力推进,确保工程进度和安全

施工过程中市交通运输局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根据拆迁进展见缝插针,一米一米推进,一段一段施工,工程建设紧随拆迁,不浪费丝毫的建设时机。随着工程进展,不断加大人员、设备和资金投入,发扬5+2”、“白+黑”、“革命+拼命”的“铁人精神”,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昼夜施工、确保工期,组建了“铁军突击队”,开展了“大干50天”、“大干30天”、“最后攻坚20天”等一系列攻坚行动,主要人员24小时吃住在工地,每天晚上召开施工进度分析碰头会,通报当日工作完成情况,分析施工出现的问题,集中破解遇到的难点,部署当晚和第二天施工任务,通过以上措施,在半年时间完成了常态下一年半才能完成的征拆施工任务,实现了征地拆迁零上访、安全生产零事故、建设程序和工程质量零缺陷、干部职工零违纪,创造了工程建设的“秦皇岛新速度”。圆满完成3.8公里主路路基路面、1座长江道互通立交桥、14座涵洞和防护排水工程施工任务,如期实现了7月底主路建成、914日全面通车的目标,得到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特别是726日,省委副书记赵勇到施工现场视察时,对工程建设给予了“四个一”的高度评价,即攻克了一道难关、培育了一种精神、锻炼了一支队伍、树立了一座丰碑。

(三)环保及文明施工管理

通过深化排水工程设计、采用客服喷播、浆砌边沟、拱形防护等方式加固护坡边沟,做到防护工程可抵50一遇的洪水冲击。采取原材料加盖苫布、洒水降尘等措施,防止大气污染,做到文明施工,真正打造了“钢筋铁骨”的优质民心工程。

(四)加强信息管理,实现动态控制

由于本项目工期紧,交通不便,为有效地实现动态控制,我处与中交远洲共同开发了工程建设管理系统,与此同时我们建立了QQ理群,下达通知、上传文件等工作都实现了网络办公,工地现场的照片、进展情况等要求各施工单位每日上传,使各参建单位对每一天的安全、质量、进度情况都掌握,切实实现全面的动态网路化管理。

京哈高速秦皇岛互通北戴河连接线通过劳动竞赛的开展,促进各参建单位间的相互学习、规范了管理行为、加快进度、提高质量,激发艰苦奋斗、创先争优的意识。圆满完成了京哈高速秦皇岛互通北戴河连接线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通车目标,对进一步完善了秦皇岛市区域路网,打通了断头路,形成了完整通畅的北戴河连接线,形成了多通道进入北戴河区、海港区的快速交通体系,对进一步完善秦皇岛市区西部快速路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